第4章 夜市摊主刘芳:霓虹灯下的书香逆袭(第2页)
课间操时,她躲在教学楼后的梧桐树下拆开信封。信纸带着淡淡的墨水香,却又夹杂着一丝油烟味,上面的字写得龙飞凤舞:
“刘芳,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正在光明夜市打包第27双袜子。现在是2035年7月18日晚上十点,城管刚来过,我藏在巷子里,心跳还没平复。你知道吗?十五年后的你,每天要说上千句‘十块三双’,嗓子哑得像砂纸摩擦,手指因为长期数零钱,关节都变粗了。”
刘芳猛地抬头,看着操场上奔跑的同学,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攥紧了。
“上周我妈想买件羽绒服,商场里打折还要800块,我数了三遍腰包,最后只给她买了件199的。你还记得吗?高二那年冬天,你说等挣钱了要给你妈买件带毛领的羽绒服。现在毛领有了,可你掏不出钱。”
信纸上有一块深色印记,像是泪水洇开的痕迹。刘芳指尖触到那片湿润,突然想起今早出门时,母亲在电话里说“不冷,别乱花钱”。
“你作文里写的‘星辰大海’,现在只能在夜市的霓虹里看到。那些霓虹灯啊,亮得刺眼,却照不亮你回家的路。上个月,我路过一家书店,看到里面的大学生在看书,突然想起你高中时写的《我的星辰大海》,那时候你说想当作家,现在却在卖袜子。”
“刘芳,别信‘读书不如赚钱实在’这种鬼话!你语文老师说你文气沛然,那不是骗你的!看看你课桌里的言情小说,那不是‘星辰大海’,真正的大海在语文课本的古文里,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在大学教室的灯光里!”
“现在是2020年9月1日,你还有机会。把言情小说扔了,每天早起半小时,去阳台上背《赤壁赋》;晚上别去网吧追剧,把你想写的故事记在笔记本上。你不是想给你妈买带毛领的羽绒服吗?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别说羽绒服,你还能带她去看真正的大海!”
信的最后,用铅笔重重画了个感叹号:“霓虹灯下的袜子摊是‘眼前的苟且’,你笔下的‘星辰大海’才是‘诗和远方’!”
上课铃响了,刘芳捏着信纸往教室跑。路过宣传栏时,她看到上面贴着“校园作文大赛”的通知,一等奖是一套《现代汉语词典》。她想起信里说的“大学教室的灯光”,突然转身跑向语文办公室。
“王老师,”她喘着气,把信递给老师,“我想参加作文大赛,还有……我以后再也不抄小说了。”
王老师看着信,又看看她通红的眼眶,沉默了很久,拍了拍她的肩膀:“好,老师等你的《星辰大海》。”
那天放学后,刘芳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小吃街闲逛,而是去了图书馆。她借了一本《古文观止》,坐在靠窗的位置,夕阳透过玻璃照在书页上,“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句子突然有了温度。她拿出新的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致十五年后的自己:我不会让‘星辰大海’只在霓虹里。”
【叁·十五年墨香,讲台前的星辰】
改变是从每天清晨的阳台开始的。
刘芳定了五点半的闹钟,在城中村的出租屋阳台上,对着初升的太阳背诵《兰亭集序》。楼下早餐摊的油烟味飘上来,她就捂住鼻子继续念,直到把古文念得滚瓜烂熟。晚上收看完新闻联播,她会坐在台灯下写读书笔记,从《呐喊》到《平凡的世界》,笔记本写满了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