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刻漏之沙与濒死代码(第2页)
“爸爸……沙子在吃他!”叶天凤指着墙壁上的沙漏,小脸上满是泪水,“他的心跳好快,沙子就掉得更快了!”
其他三胞胎也缩在角落,叶天龙捂着胸口,呼吸急促;叶天虎的掌心纹路亮得刺眼,仿佛有电流通过;叶天宝则抱着头,反复念叨:“数字在漏……止不住了……”
叶云天立刻调出孩子们的生物监测数据,瞳孔骤然收缩——四个孩子的心率都超过了140次/分钟,而他们的脑电波频谱上,正叠加着一种规律的高频振荡,频率与序章中发现的异常能量波完全一致。他迅速连接“天穹之眼”的医疗数据接口,搜索近期猝死案例,当看到“早衰症”患者张伟的尸检报告时,后颈的汗毛瞬间竖起。
报告显示,张伟体内细胞的端粒长度仅相当于八十岁老人,而他实际年龄只有三十四岁。更诡异的是,其血液中检测到微量的纳米机器人残骸,残骸外壳刻着已被禁用的早期端粒酶实验编号——那正是陈博士当年负责的项目代码。
“青鸾,调取过去24小时内所有‘早衰症’死者的心率波动曲线。”叶云天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全息屏上立刻铺开数十条波形图,他敏锐地发现,每位死者在心脏骤停前一分钟,心率都曾突破220次/分钟的生理极限,如同被某种外力强行推到了临界点。
“首席工程师,东南区能源网出现周期性负荷波动。”青鸾的声音适时响起,屏幕切换到城市能源分布图,一个红点在暗网交易活跃的区域规律性闪烁,“波动频率与四胞胎脑电波异常频率吻合,能量特征指向生物时钟同步信号。”
生物时钟同步——叶云天猛地想起陈博士论文里的一个冷门理论:早期端粒酶实验中,曾尝试用心脏搏动频率作为纳米机器人的同步信号,以确保端粒切割的精确性,但因心率异常会导致机器人过载而被废弃。
“原来如此……”叶云天的指尖在全息屏上划出复杂的轨迹,调出纳米机器人的理论模型,“他们用生物时钟做同步基准,当目标心率超过阈值,机器人就会因同步信号紊乱而过载停机……但这也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