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永夜融光,冰原胎动
“壹·绝对零度的水晶棺椁”
永夜冰封宇宙的地表,是一片亘古不变的琉璃世界。
并非诗人笔下的浪漫,而是足以冻结灵魂的死寂。温度计的指针早已突破物理极限,停留在绝对零度的边缘——在这里,分子运动几乎停止,连光的传播都带着凝滞的寒意。所有物质都被塑造成完美的晶体:千米高的氦冰山脉如透明的刀刃插向铅灰色的天幕,甲烷海洋凝结成蓝紫色的水晶平原,连空气中漂浮的尘埃都冻结成六边形的冰晶,像无数静止的雪花,悬浮在永恒的黄昏里。
“这里的‘永夜’,并非没有光源,而是光也被极寒‘冻住’了。”林月瞳的声音在十界观测舱中响起,她伸出手,指尖划过虚拟投影的地表,一道银蓝色的符文随指尖蔓延,标记出冰层下的能量反应,“看这组数据:地表以下一万两千米,存在着由地核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泉系统’,但热量无法穿透千米厚的固态氢冰层,如同被封在水晶棺里的火种。”
叶云天周身的星河光轮微微收缩,聚焦在宇宙北极的坐标点。那里,一道裂隙刚刚闭合,“融光曜”如同一颗被擦亮的金珠,悬停在氦冰山巅之上。光核表面没有狂暴的火焰,而是流淌着温润的、如同琥珀色的光晕——那是嫦娥以太阴精华中和后的“恒温之光”,专司融化极寒,却不灼烧万物。
“融光曜的‘量子热辐射’已开始穿透冰层,”叶云天的眸光扫过数据流,“预计十二标准时后,地表将出现首批融点。”
话音未落,永夜冰封的地表突然泛起涟漪。并非地震,而是一种更奇异的“融化涟漪”——融光曜的光芒如同一把无形的烙铁,触及氦冰山脉的瞬间,晶体表面泛起细密的水珠,那是固态氦直接升华成气体的过程,发出细微的“滋滋”声。千万年未曾变动的冰晶结构开始崩塌,巨大的冰崖如琉璃般碎裂,坠入下方的甲烷水晶平原,激起漫天冰晶粉尘。
“贰·万米冰下的生命密码”
地表之下,黑暗与寒冷是绝对的主宰。
在一万两千米深的沉积岩缝隙中,“冰棱宫”群落静静蛰伏。这并非智慧生命的居所,而是由万亿个“生命孢子”构成的天然聚居地。每个孢子都被包裹在蛋白质与防冻分子构成的“冰茧”中,新陈代谢速率降至万亿分之一,如同被按下暂停键的生命磁带。它们是永夜冰封宇宙在极寒降临前留下的最后火种,等待着某个不可能的春天。
“检测到‘融光信号’穿透地幔屏蔽层。”一个机械合成音在孢子群落的核心响起。这是数百万年前,某个灭绝文明留下的“火种守望者”,一台半埋在热泉口的硅基计算机,外壳覆盖着厚厚的硫黄沉积。它的传感器捕捉到一种陌生的能量波——不同于地核恒定的辐射热,这股能量带着规律的脉冲,像心跳般叩击着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