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土制青霉素(第3页)
碳源是最好弄的,小卢西乌斯弄来谷物,主要是小麦,把小麦熬煮成浓汁,其实就是面汤。小麦的优势非常明显,其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其实就是糖,可以为青霉菌的生长提供碳源。
氮源,主要就是要弄到蛋白质。小卢西乌斯首先想到的蛋白质的来源是黄豆,找了一圈,没有找到。此时,黄豆还没有传到西西里。其实这让小卢西乌斯挺意外的,柑橘都传过来了,黄豆却没有传过来。小卢西乌斯决定用西西里本地的豆子。找了一遍,最终决定用羽扇豆。把羽扇豆磨成豆粉。
此外,小卢西乌斯还找到了鱼粉。本来他想要让人把鱼去了刺,给他磨成鱼粉。但是西西里这个地方本来就有鱼粉,用来做饭吃的。小卢西乌斯直接拿过来就用。
无机盐也非常好弄。西西里本来就有食盐,小卢西乌斯拿过来就用,食盐可以为青霉菌的生长提供氯元素和钠元素。草木灰也很好弄,可以提供钾元素。
如此一来,青霉菌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全都有了。
为了使培养液更加优质,小卢西乌斯找来贝壳,煅烧后磨碎,得到碳酸钙,从而得到钙元素。
生长因子就更加容易了,主要就是蔬菜榨汁,蔬菜汁可以为青霉生长提供必要的维生素、氨基酸。
培养容器其实也不难弄,主要就是陶器。此时的意大利西西里已经有陶器了。小卢西乌斯弄来许多陶器,洗净之后又用开水烫煮了一下,杀菌。
这一切做完了,把这些东西混合在一起做成培养液。这也非常简单,只不过比例要适当。谷物三份,豆类一份,无机盐一份,草木灰一份,蔬菜汁一份。
其实难的是培养液的酸碱度。好在,当年在加拉太,小卢西乌斯虽然没有从阿贝金纳处得到人造石的配方,但是后来从加拉太国王德奥塔鲁斯那里得到了人造石的配方。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碱性溶液。将物质加入到碱性溶液当中然后加热就可以得到人造石。
由于知道怎么得到碱性溶液,所以加入醋酸就可以降低碱性。然后将溶液缓缓加热,持续一个小时,达到杀菌的效果。然后把收集到的青霉菌放入溶液当中培养。
活性炭的制作方法小卢西乌斯当然很容易做到。因为,这是人造石的必不可少的步骤,主要是用作过滤。
一个星期后,青霉素被小卢西乌斯鼓捣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