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为何走出去,鸡蛋理论
这会儿的工夫,许关已经把海水淡化方案琢磨了好几遍,技术原理没问题,且几乎不存在产能上限的问题。
不是生产多少用多少,而是用多少生产多少,完全可以做到按需生产。
“赵总,问题不大。据我估计,采用比较节约的滴灌或微喷灌技术,每亩小麦一年需水量大约300-400立方米。
“500万亩小麦理论上需水量是15-20亿吨,只要我们的海水淡化工厂产能达到500万吨每天,就差不多够了。”
赵隆诚不由得再次被惊到了,500万吨?这是什么概念?
省着点用,500万吨足够整个下海市用一天!
如果赵隆诚只是惊讶,那么孙沛康就有点疯了,许总是不是不太了解“行情”?
他长期呆在麦沙国,比较了解当地的情况,有点弱弱地道:
“许总,麦沙国当地最大的海水淡化工厂,投资60亿,日产能才60万立方,我们……”
许关摆摆手道:“赵总,孙经理,你们不用担心。
“我的海水淡化技术跟他们不是一个路数,建设周期短,投资少,且产能没有明显瓶颈。
“我决定亲自去一趟麦沙国,还请孙总做好相关准备。
“孙经理,你先负责去申请土地,等土地批下来,我差不多也准备好了,到时候不耽误开工。
孙沛康虽然还有所疑虑,但老板的命令还是决定执行:“好的,许总,我会尽快办妥。”
许关又道:“赵总,我听说麦沙国当地人是不干这些苦力活的,当地好多外来劳工都是阿三人、东南洲人、飞洲人,这些人我不想用。
“我建议面向国内进行大规模的招工,还是自己人比较放心。”
赵隆诚已经放弃挣扎,随许关去吧,即使赔了,也没多少钱,不过潜意识里,他还是对许关抱有信心,于是答应道:
“我会找人专门办这件事,保证不拖你后腿。
“要不是最近太忙了,我都想跟你一起去一趟。”
许关道:“赵总,不着急,顶多几个月,麦沙国农场就会走上正轨,到时候欢迎赵总去指导工作。”
赵隆诚道:“哈哈哈,好,我等着许总的好消息。”
……
许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