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投资十五亿,无法拒绝(第2页)
“其中很多都是十七八岁、十八九岁,刚刚高中毕业的年纪。
“我就很奇怪,他们为什么不继续上学了,一问之下,才了解了三中的现状。
“虽然说考否考上大学,主要还是看自己是否努力学习。
“但不能不承认,学校的教学环境、学习氛围、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也都是重要的一环。
“以上种种,三中都欠缺了太多,这对三中的师生都是不公平的。
“因此我就萌生了这个想法,建议将三中搬迁至河湾乡,由许家庄提供建设资金进行重建,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昨天,我已经和三中的领导和老师们简单交换了意见,为了学生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三中领导和大部分老师原则上是支持搬迁的。”
众人听着,逐渐陷入了沉思,河阳三所高中的现状确实是这样的,当年三中布局在小营乡那是历史原因。
大约是为了照顾东半县,让教育资源可以均衡一些,让学生可以就近上学。
但现在,因为位置的原因,却成了三中发展的最大障碍,这确实有点不公平。
李映红作为教育方面的领导,自然是清楚的,一中每年各项经费9000多万,二中大约7000多万,而三中只有3000多万。
3000多万感觉是不少了,但也只是勉强维持运营而已,改善各方面的条件就不要想了。
李映红问答:“许村长,你的想法很不错,我能否问一下,你们村打算投资多少建设新三中呢?需要县里负责一部分吗?”
许关明白李映红的意思,县里没啥钱,如果需要县里掏钱的话,这件事就得再商量了。
“李县长,我们许家庄可以全权负担搬迁和重建资金。至于新三中我们准备投资多少,我觉得可以参考一中新校区的投资金额。
“据我了解,县一中新校区占地300余亩,第一期投资3.5亿。
“不过那是5年前的数据了,现在各方面的物价和工价也在上涨。
“要达到一中的建设标准,我们觉得可以在3.5亿的基础上稍微增加一点预算。
“因此,我村规划新三中的面积将不少于500亩,一期投资不低于15亿,如有需要,还可以继续增加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