笺上云书 作品

第287章 新大豆产量,有点夸张(第2页)

处理完2000万粉丝福利的事情,许关去了新庄。

年后种下的500亩大豆已经陆续成熟了,现在就是见证时刻的奇迹了。

许关查看了大豆的情况,茎秆已经木质化,枝叶和豆荚也已经变成棕黄色,轻轻一摇晃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光听这声音,也成熟得差不多了,估摸着含水量已经降到百分之十几。

到处看了看,不同的大豆品种肉眼也能看出不同,植株大小、豆荚密度、豆荚大小都明显不同,体现在产量上,差距不小。

尤其是许家庄大豆1号,实在太明显了,比其他品种高了一大截,而且豆荚密度有点夸张。

不能再等了,再干燥一点就收不起来了,豆荚会爆开。

许关一共租了5台收割机,轰隆隆地开进了大豆田里,按照指示一亩一亩地进行收割。

500亩试验田一共种植了10个品种,每个品种的管理方式、施肥方式都不一样。

有的地块使用了新型根瘤菌,也就是之前那种嗜硅酸盐菌;

有的地块使用了玻璃复合肥;有的地块则二者同时使用。

另外,不同地块,不同品种之间都隔开了很远的距离,还用树苗种植了隔离带,防止交叉授粉以及边界效应,最大程度上保证产量的准确性。

花了两天时间,500亩大豆终于收割完毕,各个品种的亩产量也都统计完毕。

5种外国大豆都是转基因品种,亩产410-510斤不等。

国内的品种也是5个,均为非转基因,其中四种亩产220-330斤不等。

由此可见,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之间的差距是相当明显的,这种差距不是光靠肥力、田间管理就可以弥补的。

以上的产量用的是普通肥料,也没有使用新式根瘤菌。

单纯使用新型根瘤菌的地块,不管国外大豆还是国产大豆,基本上能增产40%-50%。

单纯使用玻璃复合肥的能够增产30%以上。

而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平均产量几乎翻倍,转基因大豆产量最高能达到1000斤,国产大豆也能达到600多斤。

看来,新型根瘤菌和玻璃复合肥搭配使用才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