笺上云书 作品
第247章 大豆新品种,种植实验(第3页)
轻者出现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严重者会发生休克甚至死亡。
很多人都喜欢吃豆腐,但是因为过敏的原因,他们只能对豆腐望而却步。
大豆过敏的主要过敏原是豆类中的特定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不同大豆制品中含量不同,但均可能引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过敏症状。
此外,如果大豆和某些花粉一起过敏,更是可能加重过敏风险。
怎么解决大豆过敏的问题呢?一般来说,办法有两种:第一,通过基因剪辑,把可能导致过敏的特定蛋白质转化为普通蛋白质。
第二,直接删掉这些蛋白质。
许关选择了第一种办法,因为能够导致过敏的蛋白质含量还挺高的,如果全部删掉,估计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要降低30%以上。
大豆中如果蛋白质如果含量过低,可能连豆腐都做不成,那样改造就没有意义了。
许关给所有大豆品种都安排了四种种植模式,在每一块试验田的地头都立了标识牌:
模式1,普通种植;
模式2,使用嗜硅酸盐菌;
模式3,施用玻璃复合肥;
模式4,嗜硅酸盐菌、玻璃复合肥一起用。
这样就可以确切地了解每一种模式的产量,实验出许豆1号的产量,以及嗜硅酸盐菌和玻璃复合肥的增幅效果。
另外,为了防止不同大豆之间相互授粉,影响实验结果,还必须把不同的大豆品种隔离开进行种植,中间的隔离地带就种上各种树苗,阻挡花粉随风传播。
好在新庄这边土地够多,才能施展开。
如果搁在许家庄那边,根本就拉不开距离,实验结果就会不够准确。
数天后,500亩大豆全部种完,并且覆盖了地膜,现在才2月下旬,温度还很低,不盖地膜很难出苗。
结果如何,只等三个月后见分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