笺上云书 作品

第175章 玻璃复合肥,前景可期(第3页)

大家都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就是各种矿物质,占比在50%以上。

把玻璃分解成各种矿物质,就是源源不断地为土壤补充必要的成分,增加土壤的厚度和肥力。

之前许家庄那片地,就是含有嗜硅酸盐菌的地块,起码增产50%以上,还能缩短生长时间。

那么用嗜硅酸盐菌生产出来的专用肥料,能增产多少?

许关不知道答案,但肯定会超过50%,也肯定比现在市面上任何矿物质肥料、复合肥好用好多倍。

更重要的是,市面上卖的各种矿物质肥料也好,复合肥也好,动辄几千块一吨,还有接近万元一吨的。

而碎玻璃才几百块一吨,价格是其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刚刚买了4000亩地,对肥料的需求量不是个小数目。

有了碎玻璃,不但可以省下一大半肥料钱,还可以为保护环境做点小小的贡献,前景绝对可期。

村里有一个叔叔以前收过废品,现在废品生意不好做,早些年就不做了。这次,恐怕他要重操旧业了。

中午,许关在食堂找到了正在吃饭许建康。

许建康是一位50岁的中年汉子,常年风吹日晒,脸上岁月的痕迹很重,眼角到太阳穴之间还有一道细长的疤痕。

那是早些年收废品的时候不小心刮擦的,差点伤了眼睛。

“叔,吃着呢?”

许关端着自己的饭坐到了许建康的那一桌,那桌子上还有几个建字辈的叔叔。

“阿关,你也来吃饭啊?”许建康回道。

农村人自有一套“废话式”招呼方式,看见对方洗衣服,就问“婶子,洗衣服呢”,看到在吃饭,就问“还没吃罢呢”。

路上遇到人了,问对方“上哪去了”,对方一般就会回答“上那边办点事儿。”

问话者、回话者都没有要想过提供给对方确切的信息,这个招呼就算打过了,也可以叫做“没话找话”。

“嗯,建康叔,其实我有个事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