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官场处处是人情世故(第2页)
“刚才陆一鸣同志介绍到的十万亩经济林项目,目前已种植了三万亩,预计明年年底完工并交付群众进行后续的管理。”其实郭仕林完全没必要提到陆一鸣的名字,可武为民前面突然问了陆一鸣,郭仕林自然知道,陆一鸣在武为民身边的分量。
而且,陆一鸣还提到了青山县委县政府的功绩,郭仕林当然顺带提一下陆一鸣。
官场的人情世故就是虽然陆一鸣只是一个正科,可和陆一鸣搞好关系,就相当于以后市长身边有个熟人。
说到这个,县级领导想和陆一鸣搞好关系的意愿,比各县区直属部门的一把手想和陆一鸣搞好关系的意愿都要强,因为县级领导本身就有基础,如果能够得到市长赏识,成为市长的人,很容易就能够再进一步。
陆一鸣都有些佩服郭仕林插话的时机了,颇有见缝插针的势头,时间把握得刚刚好,既没有打断武为民的话,也能抢在其他人面前开口汇报。
陆一鸣狐疑,郭仕林这样“抢功”就不怕青山县委书记穿小鞋,又或者说郭仕林要比青山县新任的县委书记要强势,后者的可能性要小,但可以肯定的是,郭仕林和青山县的新任县委书记在暗中较劲。
武为民略有停顿,并没有马上点评郭仕林汇报的内容,没人知道武为民这是在对待下属时的态度,还是什么原因,随后缓缓开口道:“青山县要持续发力,林业资源将来在汉东将大有可为。”
其他人听到武为民这话,可能只知道武为民重视林业发展,可陆一鸣知道,武为民这一路走一路看过来,在青山县这里看到了林业发展的前景。
陆一鸣心里感到一阵舒畅,觉得这次的行程安排对了,武为民在青山县看到汉江林业发展的前景,陆一鸣也算是间接解打消了武为民的顾虑。
在领导身边,只要能够不断解决领导的烦恼,就能解决自己的烦恼,陆一鸣深知武为民表面上看起来严厉,可一旦能够展现自己的价值,得到武为民的信任,好处自然不会少。
刚才武为民主动问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别看只是简单的一句问话,可从有分量的人说出来,可以抵得上一个普通人几年,甚至是半辈子的努力。
众人下了了望塔,武为民突然提出要看林业发展的潜在价值,青山县委班子一下有点懵,郭仕林更是一下又给陆一鸣投来目光。
陆一鸣当然明白,郭仕林的这个目光,是想让陆一鸣帮忙说话,但是陆一鸣没有开口。
倒不是青山县委班子不知道什么是林业发展的潜在价值,而是他们没有思考过要挖掘林业发展潜在价值这个事,陆一鸣在青山县那几年是再清楚不过,青山县政府虽然重视林业种植,可对于林业发展的潜在价值就没有提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