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轩辕 作品

第109章 清廷与日本正式和谈

清政府不急于和谈的态度,不仅使得己经透支国力的日本,开始着急起来。?x,w!q¢x^s,.!c,o`m\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此时肺结核的病情恶化,本在休假疗养,这时候也顾不上了,当即电令日本驻美国公使栗野慎一郎、日本驻英国公使加藤高明向美国政府、英国政府请求尽快施压清政府和谈。

美国政府本就想利用中日开战,从中牟利,现在估计再拖下去,日本赢面不大,所以决定利用营口美国军舰海燕号被岳天部没收的事件,叫嚣要报复清政府,进而施压清政府,尽快和谈,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而此时英国政府一首想通过清政府牵制俄国在华的扩张,不希望清政府被过多的削弱,所以英国政府也赞成尽快促成清廷与日本的和谈。

至于,法国、德国,这两个国家只是观望,若能从中得利,自然也是赞成的,当得知日本草拟的和约里,要求清政府开放更多通商口岸。俄国的态度则是模棱两可,毕竟他关注点不在贸易和经济侵略,而在于是否能够在远东获得一个不冻港,他们早就盯着大连湾的旅顺港,只不过现在被日本占领了!更让俄国感到不爽的是朝鲜隐约将被日本纳入势力范围。尽管如此,只有一个俄国,除非亲自出兵下场,否则光凭外交,俄国是无法阻止和谈的。+二,8\看,书/徃^ \免.肺·岳+黩,

经过列强的一番勾兑之后,一八九五年西月二十七日,美、英、俄、法、德驻清廷的公使先后接到国内电报,分别于当天和第二天,以清日战争己经严重影响远东贸易为由,要求清政府尽快与日本和谈,否则美国将出兵调停两国战争。

清政府接到西方各国照会之后,光绪帝又召开了紧急朝会。此时,中国内部农民运动又开始活跃起来了,引起了清廷的警觉。早在1894年的夏秋之交,在山东、安徽交界一带农民即以“灭洋”为口号而开展与洋人传教士的斗争。在1894年10月,山东官员向清廷奏报道:“外患不除,内忧恐起。近闻山东曹僕、安徽颖亳各地伏莽欲动,假借”兴华灭洋“为名。”加上由于山东黄河讯兵被抽调上战场,使得黄河河道无人看守,春天冰雪融化之后,山东不少地方出现了水灾,大量农民流离失所。为了防止流民大量聚集,引发农民起义,清政府甚至放开流民前往辽东半岛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