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轩辕 作品

第97章 与清廷的博弈

马建忠,别名乾,学名斯才,字眉叔,江苏镇江人。·d+q·s-b¨o-o·k·.*c′o\m′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进军江南时,随家徙居上海。马建忠与西哥就读中西学并重的天主教耶稣会徐汇公学,学习法文和拉丁文等课程,同时准备科举,后与其西哥同为该校首届毕业生。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刺激了少年的马建忠。自此,他因愤外患日深,开始研习西学。1870年(同治九年),经二哥马建勋引荐,成为李鸿章的幕僚,随办洋务。因为熟悉西洋文化和语言,他受到李鸿章的赏识。1876年(光绪二年),他以郎中资格被李鸿章派往法国学习国际法,公费留学法国,研究西方各国文字。

1877年(光绪三年),他通过了巴黎考试院的文科和理科考试,成为第一个取得法国高中会考毕业证书的中国人。1879年(光绪五年),他取得政治私立学校(巴黎政治学院前身)法学学位。他经过勤学苦练,在36岁时得了博士学位,当年9月回国。李鸿章获悉后专函聘他入幕,马建忠于9月中旬开始投身到李总督府门下,成了李鸿章办理外交与洋务的左右手。

对于马建忠,岳天是相当熟悉的,因为他早在初中历史书上就得知他是清朝后期早期维新派,主张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还要吸纳某些政治、经济学说。·x!j?w/x`s.w!./c\o.m`他们反对列强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后来岳天本科阶段就读历史专业,更是对马建忠有所研究,对其学识和能力深感赏识,是自己心里为未来政权物色的外交部长第一人选,为此在马建忠到来之前,岳天便带着亲随在府衙大门前等候,见自己的警卫员带着一个年近五十的清瘦老者朝府衙大门走,便笑脸迎上用法语说道:“欢迎亲爱的马建忠博士!”

马建忠见一个二十多岁脸上白白净净,身穿人民革命军制式军官的男子迎了上来,还用法语跟自己打招呼,一下子便知晓来人的身份,便拱手行礼,嘴上却调皮地用英语道:“感谢岳将军的接见!将军果然如传闻那般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