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蔺 作品

26. 生气还得打报告

上电视。

“是tv那个电视吗?”有人比划了个方框。

“对,我们准备拍摄一部冬奥献礼剧。”

来人不算辛教练的朋友,是影视剧的选角导演,和冬运中心有合作。

北京周期越来越近,广电总局特批了好些项目,都和华夏冰雪运动的发展有关。

献礼,听起来很高级。

“我们计划在今年冬季开拍,大概后年上线。”

“我们当主角?”

“是主角小时候的替身。”

替身,顾名思义,替演员完成拍摄的演员。

那就不能以正脸出镜,众人突然觉得没意思。

场面有些尴尬,辛成林出来打圆场:“他们剧组原本想从省队里挑,但时间错不开,年底正是比赛扎堆的时候。”

“我们也要参加比赛。”

“我参加不了,我来演。”

林风致站出来,把贺嘉岁吓了跳。

“你年底有少锦赛。”她拽了拽裙角。

“我一个人,怎么参加少锦赛。”

辛嵘一噎:“我被开除人籍了。”

林风致惊讶地掀起眼皮:“你不混男单了?”

她想当蛀虫,可没说以牺牲别人的前途为代价。

胡茬导演一个酝酿,开始讲述他的糟糕经历。

剧组的拍摄地定在北京,优先选择常驻本地的运动员。

他此前走访了省队和市区多数俱乐部,要么没有合适的人选,要么运动员的家长不同意。

这年头,城市里虽然安全,但坑蒙拐骗的手段也在与时俱进。

“我看你俩就很有主角的feel。”

讲完故事,胡茬主动点名。

“我俩?”

贺嘉岁和应逢年对视。

他们躲在后面讨论新赛季的技术安排,怎么也能成为话题中的人物。

“主角是双人滑运动员,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和你们刚才的自然状态很像。”

有孩子说:“他们就是双人滑运动员。”

“那正好。”

辛成林皱眉:“小贺和小应是队里最拔尖的,年底会有些忙。”

“小演员的戏份不多,替身也演不了几场,集中拍摄只需三五天,”胡茬拿出一副苦相,央求说,“哥,我真的很难。”

应逢年没表态,低声问:“你想去吗?”

“我没尝试过。”

拍花滑题材的电视剧,这对她来说是全新的领域。

几番僵持,辛成林有些松口。

他把决定权交给两个孩子,只有一个要求,不能耽误比赛。

胡茬看寻人有望,终于挺直腰杆:“好说,我们可以配合两位运动员的时间。”

骑虎难下,似乎没有推脱的余地。

“咱们主要替演员完成冰上的戏份,你们的拍摄只在冰场,可以随时训练。”胡茬给出最后一击。

贺嘉岁有些心动。

有冰场,有薪资,还能见到传说中的大明星。

只是换个地方训练两天。

“行啊,”林风致想要答应的心呼之欲出,“嘉岁,你就替我圆了演员梦吧。”

“你什么时候有的演员梦?”

“听见一天能拿五百块钱的时候。”

“你的梦想这么站不住脚跟。”

“我能站住就行。”

拗不过心里话和耳边风,贺嘉岁答应邀约。

“什么时候能演?”她问。

“我们会尽快拟出合同和拍摄日程。”

……

“还是太草率了。”

贺嘉岁回想答应当替身这件事,总觉得受林风致蛊惑的成分更高。

这时候,林风致总会带偏话题:“你演过舞剧,比赛和表演经验都很丰富,发挥肯定出色。”

说到舞剧,《青空引》的首巡暂告段落,冯女士计划再排一部有关非遗传承的舞剧,过两年复排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