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六旬老太穿红楼,改造全家不用愁(84)(第2页)
贾老太清了清嗓子,微笑着解释,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寻常事。
果然,成功又赚了一波金币,数额不菲。既然老闺蜜们给她抬轿子,那她稳稳地坐好!
众人顺着平坦的小路,走到一处平台,才发现,她们已在高处,而下面将近两亩地宽阔的椭圆形广扬,实在壮观!
“这就是水泥。”兵部尚书夫人听自己丈夫说过,前两年贾府献此物的过程,也知道如今这些东西已经用于城墙、堡垒。
“去大通码头的路马上就要修好了,以后往返一趟半天就够!”
曲乔依旧轻描淡写,老太太们之间的交往嘛,比的就是谁家稀罕东西多,谁家子孙更争气。
如今这帮老太太,子孙不是权臣就是爱将,她贾府的三四个男儿,全是干苦力的货,用京城权贵嘲笑话说,干的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差事儿。
贾敬修路建房,贾赦出海经商,贾政江南劝农,贾珍嘛,一个仗着锦衣军百户身份胡作非为的纨绔;和旁人家动不动手握实权尚书,将军,封疆大吏比起来,实在不像样子。
这一切,就是曲乔这些年刻意经营的结果。
百年世家,争的是名声,急流能勇进,浪退能保命,方为长久之计。
“先说好了,入学的名额必须给我家舒华柳留一个!”
昌平长公主这话一出,其他老太太纷纷预定名额,气氛瞬间热络起来...
曲乔眼前金币滚出残影,笑容无比慈祥:
“好说,好说,都有份儿,排队啊!”
众人沿小道前行,灰瓦白墙、嵌着玻璃的楼宇错落有致。
文安侯林老夫人,望着远处白袍番人,问出众人疑惑:
“听闻贾赦带回的番人女子在书院任教?”
曲乔点头,“陛下见过他们的领头人,说他学识不比当年的平大人差!”
“都教什么?”昌平长公主饶有兴致地问。
作为曾经洋学堂的学生,自然是知道平大人一群番人带来的新奇东西和见识,兜兜转转竟然在几十年后,又来个轮回。
“回长公主殿下,”满头银发,身形挺直的明秋月从一群行礼的番人中走出。
不顾周围人诧异的眼神,用清晰但缓慢的语调回答:“教几何、算学,植物,医学还有地理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