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黎白
秦怀月捧着撰写好的金墨清心经,走入漫长的宫道。
长乐宫不远,只需要顺着御花园走过几条宫道,穿过几道拱墙,顺着花香寻到一处桃红似火之处,就是太后住的地方。
跟在嬷嬷身后进入殿内,秦怀月将诗经恭敬递到太后面前。
深靛瓷青纸烙印上块块金字,犹如苍生之道凝结悬于一幅之上。
只消看上一眼,这道法就如洪钟,在脑里震荡出音浪。
太后垂眼拂过经书,攥在手里的青白双色莲珠串在上面磕磕作响,留下一道回环声韵。
“难为你费心,为哀家抄这经书。”
太后抬眼看过来,眼神中多是对秦怀月的宠爱:“你从小就为哀家抄这些经文,年年这时候送来,对我的孝心,倒是比后宫那些妃嫔还多些。”
“承蒙太后关怀。”
秦怀月微微颔首,尊敬道:“您于云氏家祖有恩,怀月无以为报,只得写些经书来为您静心。”
太后听她这话,眼中慈爱更甚。
“你倒是善心依旧,记得你小时候,还为江都县令一事为我请命,让哀家帮你将此事告予皇帝。”
秦怀月想起,她当年的确因为此事,与太后提过一嘴。
“是,多亏太后的缘故,让臣当年能将江都之事,禀告圣上。”
当年她堪堪金钗之年,人微言轻,倘若不是太后的缘故,想来皇帝也不肯听她这个小姑娘的话。
当年她随父亲走遍灾区,将黎民百姓生存现状看了个透彻,加之救起一位落难少年,相当同情他的境遇。
回京之后秦怀月出于怜悯,这才将此事事无巨细,一一告予。
皇帝依着太后的原因,也还算听她的谏言,当真一道圣旨,将那江都县令叫来京城述职。
据知情人讲,那人直接连升多级,做了京中小官。
对小地方出身的人来说,已经算是扶摇直上,前途无量。
秦怀月想,那少年应当也因此过上好日子,不至于再饥一顿饱一顿了吧?
经书送到也算了今日一桩事项,她没坐多久就与太后辞别。
从长乐宫出来之后,秦怀月从御花园绕远,赏着桃花一路溜达到梅咏宫,去为苏妃娘娘诵读。
正走到一道石径小路时,郁郁葱葱的花墙旁,隐约可见站着一男子。
那人手里攥着经书,看着像是刚下学不久,路过此地赏花。
身后还跟着两位嬷嬷,恭恭敬敬随侍左右。
秦怀月觉得这身影有些眼熟,也没多想,收了眼想要走过去,刚经过时,那少年先转身看到她。
“秦检讨怎么也在?”
秦怀月被这声音叫住,转眼看过来才发现,眼前这名少年正是黎白。
多年不见,黎白如今也有十八,比当年秦怀月在梅咏宫初见他时高了不少,看起来安安静静,正对她作礼。
皇子对自己这般,哪有怠慢的道理,秦怀月赶忙拱手以礼笑了笑。
“我见御花园桃花开的甚好,特地前来一观,八皇子也是为此而来吗?”
黎白点点头:“检讨曾与母亲写过一首小诗,劝她莫再忧愁往日种种,多看前路光辉,桃花正艳。”
说罢,余光扫过身后嬷嬷,秦怀月顺着黎白眼光看去。
嬷嬷颇有眼力见,将手中盛了一道白绫帕子的托盘举起,给秦怀月看过。
桃枝刚从枝头取下,带着清晨的凝露,骤然被撕扯下来,有些粉瓣不堪消折,已经被稀落消散成碎片。
与这道白绫相衬,如雪地染血。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黎白毫不掩饰,直接让秦怀月看这些,面上笑容灼灼:“母亲看到这些桃花,应该会开心的。”
秦怀月看着这些断枝整齐的桃枝,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只好冲他抿起道笑。
“八皇子孝心依旧。”
过去几年,秦怀月去梅咏宫时,偶尔遇到黎白,他也会拿来她写的小传诗句来看。
上面多是她写给苏妃,让她缓解心情的摘录,大多是解惑明心清静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