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密诏(第2页)
“咔哒”一声轻响,暗格弹开。
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卷用明黄云锦包裹、以玄色丝带系紧的卷轴。
卷轴的封口处,赫然盖着一枚殷红的印鉴——正是皇帝萧胤的私人小玺“承天受命之宝”。
高让双手捧出卷轴,如同捧着千钧重担,转身,郑重地递到萧景琰面前:
“殿下,此乃陛下亲命老奴封存、严令非殿下亲至不可开启之密诏。/x?i`n_k′a!n-s′h!u?w,u..*c^o,m_老奴…使命己达”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萧景琰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悸动。他伸出双手,稳稳地接过那卷轴。
入手微沉,带着纸张特有的凉意和一丝若有若无的…丹药气息。
他走到秘阁中央唯一一张紫檀木条案前,屏退了高让和护卫。
“高大伴,门外守候即可”
“是,殿下”
高让躬身退到门外,轻轻带上了厚重的铁门。
秘阁内只剩下萧景琰一人,以及那盏琉璃灯幽冷的光。
萧景琰解开玄色丝带,缓缓展开明黄的云锦。
里面是一份以极品玉版宣书写的诏书,字迹并非父皇亲笔,而是高大伴那特有的、工整严谨却又不失风骨的馆阁体。
但诏书末尾,那枚“承天受命之宝”的殷红印记,却真实无比,散发着不容置疑的皇权威压。
他的目光,一字一句地扫过诏书上的内容。
诏书开篇,便是对渝州之行的肯定,赞其“肃清奸佞,抚定灾黎,有社稷之功”。
然而,接下来的内容,却让萧景琰的心猛地揪紧,瞳孔骤然收缩!
“然,朕深知天命有时,丹鼎难驻。今大限将至,特留此诏于汝。”
“其一:前朝余孽,阴魂未散,潜踪匿影数十载,图谋复辟之心不死。
朕在位时,虽屡加清剿,终未能尽绝其根。此獠狡诈凶残,尤擅隐匿煽动,汝承大位后,当夙夜警惕,明察暗访,务必将此心腹大患连根拔起,绝不可使其死灰复燃,祸乱江山!”
“其二:景恒、景弘,皆汝手足。
朕虽知权力之争,自古难免,然血脉相连,终不可斩。汝为长兄,当存仁恕之心,以社稷安定为重。
若其安分守己,当以亲王之礼厚待之;若其…有不轨之举…汝…亦当顾念同气之情,勿使萧墙之内,血流漂杵…此乃朕…最后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