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莫远 作品

第111章 归途漫漫隐风雷

车马队伍离开渝州地界,官道两旁便换了景象;远山如黛,披上了深浅不一的新绿。/x?i`n_k′a!n-s′h!u?w,u..*c^o,m_

田野里,绿浪翻滚;路边的野花星星点点,桃李争艳,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萌发的芬芳。

潺潺溪流映着蓝天白云,偶有牧童骑牛吹笛,悠扬的笛声在空旷的原野上飘荡,一派生机勃勃的太平景象,与月前渝州的炼狱之景恍如隔世。

然而,行进在这支队伍中的人们,心情却并不轻松。

大皇子萧景琰的车驾内,气氛沉凝。

他面前的小几上,摊开着厚厚一叠奏章草稿,正是关于渝州案的详细陈情。

他提笔蘸墨,却久久未能落下,眉头紧锁,似乎在反复斟酌着措辞,权衡着利弊。

刘坤虽己伏诛,但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朝中牵扯,如同一团迷雾,让他不得不慎之又慎。

尤其是张彪那日提及又莫名“消失”的带“崔”字信件,更是在他心中留下了一丝疑虑的阴影。

这封信的消失,是巧合,还是有人刻意为之?若是后者,目的何在?这念头如同细小的毒刺,让他对身边的一切都多了一份审视。

宁川骑在马上,位于车驾斜后方。

他看似在警惕地巡视着队伍和道路两侧的情况,心神却早己飘远。

离渝州越远,对凌若雪的思念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如同藤蔓,愈发缠绕心间。

江南的烟雨,西湖的潋滟…她此刻行至何方?是否也看到了这烂漫的春色?那句“有缘再见”,是江湖儿女洒脱的客套,还是…一丝渺茫的期许?

每当队伍停下歇息,他总是不自觉地望向南方天际,仿佛能透过千山万水,看到那一抹青色的身影。!2,y,u,e¨d\u..-c.o?m!

渝州城墙上她告别的剪影,西门城楼上并肩而立的片刻宁静,都成了他疲惫旅程中最珍贵的慰藉,却也带来更深的怅惘。

囚车里的王彪,在颠簸和绝望的双重折磨下,精神似乎彻底崩溃了。

他时而蜷缩成一团瑟瑟发抖,时而又突然爆发出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狂笑,用嘶哑的声音喊着一些语无伦次、谁也听不懂的话:

“哈哈…都完了…都完了!刘大人…嘿嘿…黄泉路上…等等我…等等我啊!”

“天启…嘿嘿…天启城…好大的城…吃人的城…进去…就出不来了…”

“粮食…白花花的粮食…堆成山…烧啊…都烧了…嘿嘿…烧干净…”

“崔…崔大人…救我…救救我…”

这个名字被他含糊地混在疯话里,如同梦呓。

这些疯言疯语在寂静的行进途中格外刺耳。

押送的府兵听得皱眉,呵斥几声也无用。

宁川每次听到那含糊不清的“崔”字,心头便是一凛,握着缰绳的手不自觉地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