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未烬余灰(第2页)
萧景琰眼中寒光闪烁,猛地一拍案几:
“好一个刘坤!欺上瞒下,祸国殃民至此!死有余辜!此案务必在奏章中详陈,孤要这累累血债,大白于天下!”
“末将遵命!”
张彪肃然应道。
议事毕,众人告退。
张彪回到自己临时的签押房,继续整理堆积如山的案卷和从刘坤府邸、值房搜出的各种文书、信函。
这些是钉死刘坤及其党羽的铁证,也是书写奏章的关键依据。
屋内弥漫着纸张和墨汁的陈腐气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前任主人的霉味。·微!趣?小¨税\ ¢罪′新/漳+结?哽~薪,筷·
他埋首于案牍,一份份仔细审阅、归类。
突然,在整理一沓看似无关紧要的旧公文时,一封被压在最底下、颜色略深、边缘有些磨损的信封引起了他的注意。
信封材质是上好的云纹笺,封口处的火漆印早己碎裂脱落,显然曾被打开过。
引
起张彪警觉的,是信封右下角,一个用极其工整小楷写就的蝇头字:
“崔”
张彪的心猛地一跳!
崔?天启城中,姓崔且位高权重,能让一州刺史用此等隐秘方式联系的…答案几乎呼之欲出!户部尚书,崔元礼!
他立刻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将信封抽出。
信封很轻,里面似乎只有薄薄一页纸。他正欲拆开查看内容——
“张兄,还在忙?”
门口传来宁川的声音。
张彪一惊,下意识地将拿着信封的手往案卷下藏了藏,抬头笑道:
“宁校尉来了,正整理些东西,准备呈给殿下过目”
他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自然。
宁川踱步进来,目光随意扫过凌乱的桌面:
“辛苦张兄了,刘坤一案牵连甚广,证物繁杂,多亏有你梳理”
他的语气带着关切:
“殿下命我过来看看,是否有新的发现,尤其是涉及那‘流寇’源头或朝中…可能存在的牵扯”
他最后几个字说得有些缓慢,目光似无意地掠过张彪略显僵硬的手臂。
就在张彪因宁川突然到来而分神、手臂微松的瞬间,宁川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鹰隼,捕捉到了那从案卷边缘露出的一角云纹笺,以及上面那个刺目的“崔”字!
轰隆!
如同惊雷在宁川脑海中炸响!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天灵盖!崔元礼!果然是他!
这封信,无论内容如何,都是崔元礼与刘坤勾结的铁证!
一旦落入大皇子手中,呈送御前,崔元礼必然倒台!二皇子一系也将遭受重创!
可如此一来……崔元礼当初赐予赤阳草,虽是利用他安插暗棋,但终究是救了妹妹一命!
这份恩情,如同无形的枷锁,勒得他喘不过气。
更重要的是,崔元礼树大根深,若因此事彻底撕破脸,其反扑之力,绝非此刻的大皇子所能承受!渝州刚见曙光,难道又要卷入更大的朝堂风暴?
电光火石间,无数念头在宁川脑中激烈碰撞。
保护大皇子?偿还恩情?避免更大的动荡?他必须当机立断!
“张兄”
宁川脸上露出极其自然的关切,甚至带着一丝疲惫:
“看你脸色不太好,可是累着了?这几日确实辛苦。
对了,方才过来时,看到外面值守的兄弟说,马厩那边新到的几匹北地战马似乎有些躁动,像是水土不服,你要不要去看看?别耽误了返京的脚力”
他一边说,一边很自然地走到桌案的另一侧,拿起一份关于王彪家产抄没的清单,似乎饶有兴致地翻看起来,恰好挡住了张彪看向那堆关键案卷的部分视线。
张彪闻言,果然眉头一皱。
战马是返京的重要脚力,出了问题可不行。他本就因发现这封信而心神不宁,此刻被宁川一提醒,更是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