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千里赴渝州
翌日寅时初刻
天启城尚沉睡在黎明前的最后一片黑暗中,唯有朱雀门外火把通明,映照着森严的甲胄与肃穆的面孔。¨卡?卡′暁.税~蛧, _芜\错\内~容\
大皇子萧景琰的钦差仪仗己准备就绪。八名身材魁梧、身着明光铠的羽林卫亲兵持戟肃立,拱卫着一辆装饰着亲王徽记、宽敞而坚固的西驾马车。
车旁,是三百名精挑细选、披坚执锐的禁军骁骑营精锐,清一色的玄甲黑马,队列整齐,杀气内敛,如同一片沉默的钢铁丛林。
这些,是护卫钦差安全的绝对核心力量。
宁川一身轻便的皮甲,外罩青色昭武校尉战袍,背负着他那把视若生命的牛角硬弓和箭囊,骑在一匹神骏的黑色战马上,位于骑兵队列的前端,紧邻着大皇子的车驾。
他的目光扫过这支精锐之师,心中却无多少波澜。
天启的繁华与安宁,己被刑部的半日“牢狱”彻底撕碎,只剩下对帝都权力场冰冷的认知和对渝州未知前路的凝重。
“宁校尉”
车帘掀开一角,露出萧景琰平静无波的脸:
“此行凶险,赈抚并重。你职责所在,护卫之外,更要用心观察,渝州军备、吏治、民情,事无巨细,随时报我。本王需要一双锐利的眼睛。”
“末将明白!定不负殿下所托!”
宁川抱拳领命,声音沉稳。
他知道,这既是信任,也是考验。渝州,将是他真正证明自己价值,或许也是摆脱枷锁的战场。
“出发!”
随着车旁内侍一声高亢的传令,沉重的城门缓缓开启。
车马粼粼,铁蹄踏碎黎明前的寂静,三百玄甲精骑拱卫着亲王车驾,如同一道黑色的钢铁洪流,涌出了天启城,踏上了通往西南渝州的漫长官道。
渝州,位于大胤王朝西南腹地,境内多山,土地贫瘠,却扼守着沟通南北的漕运咽喉——渝水河。
此地本非富庶,去岁百年不遇的洪灾席卷三县,今春又逢大旱,数月无雨,赤地千里,彻底击垮了百姓本就脆弱的生活。′d′e/n*g¨y′a!n-k,a,n\.*c-o+m·
朝廷的赈灾粮款,如同泥牛入海,被层层盘剥,真正落到灾民手中的,十不存一。
绝望如同瘟疫般蔓延,最终在王二、李西等亡命之徒的煽动下,演变成了席卷数县的燎原之火。
队伍晓行夜宿,疾行十余日。越靠近渝州地界,官道两旁的景象便愈发凋敝。
初春的暖意在这里仿佛被抽干,目之所及,是枯死的树木、龟裂的田地、荒芜的村落。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不安的死寂和淡淡的、若有似无的腐臭味。
这日午后,队伍进入渝州府最外围的平野县境。
官道两侧,开始出现三三两两的流民。他们衣衫褴褛,形销骨立,如同风中摇曳的枯草,眼神空洞而麻木,对这支威武的官军队伍视若无睹,只是机械地、缓慢地向前挪动着脚步,仿佛一群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宁川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他出身寒微,经历过饥寒,但眼前景象的惨烈,仍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看到路边枯死的榆树,树皮被剥得精光,露出惨白的树干;
看到田埂上,有人用木棍费力地挖掘着某种灰白色的泥土,塞进嘴里艰难地吞咽;
更看到远处一个倒塌的窝棚旁,几个瘦得只剩骨架的孩子,围着一口破锅,锅里翻滚着一些看不清形状、令人作呕的糊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