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莫远 作品

第76章 被迫领旨(第2页)

儿臣不才,愿倾尽全力,辅佐大哥,共赴渝州,为父皇分忧,为社稷尽责!”

大皇子萧景琰目光陡然一凝,心中念头如电光火石般急转。

二弟此举,看似举荐,实则是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的最顶端!

渝州是崔元礼户部贪腐的重灾区,派他这个与崔党隐隐对立的大皇子去,是要他去捅崔元礼的马蜂窝?

还是要借渝州那混乱凶险之地,借刀杀人?

然而,此刻父皇震怒询问,二弟当众举荐,言辞恳切,他若推辞,不仅显得畏难退缩,更失却了身为皇长子的担当,在父皇心中必会大打折扣。\x~x`s-c~m¢s/.?c·o¨m?

电光火石间,萧景琰己有了决断。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所有疑虑,大步出列,对着御座朗声道:

“父皇!儿臣身为长子,值此社稷危难、黎民倒悬之际,责无旁贷!儿臣愿往渝州!定当竭尽肱骨之力,剿抚并用,平息民变!彻查贪墨,整饬吏治!

开仓放粮,安抚灾民!不灭匪患,不安民心,儿臣誓不回朝!”

声音洪亮,掷地有声,带着一往无前的决心。

“好!景琰!朕的好皇儿!”

皇帝萧胤看着挺身而出的长子,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欣慰,也有一丝深藏的考量。他重重地喘了口气,拍板道:

“此事就交予你全权处置!赐你尚方宝剑,代天巡狩!渝州上下,无论军民,皆听你号令!务必将功折罪,给朕一个满意的交代!”

“儿臣领旨!谢父皇!”

萧景琰躬身应诺,声音沉稳。

就在众人以为此事己定,只待大皇子点将出征之际,萧景琰却并未退回队列。他再次对着御座躬身,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

“父皇!渝州匪患凶顽,地方吏治崩坏,军备松弛,恐有顽抗。

儿臣此行,责任重大,非勇毅果敢、熟知军务、且不畏权贵、敢于任事之良将辅佐不可!一则护卫儿臣周全,二则整肃地方糜烂军纪,弹压不法,临危之时更需能临机决断之将才!”

他的目光如电,精准地投向武官队列末端那个挺拔的身影:

“新晋昭武校尉宁川!”

这个名字被清晰地喊出,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宁川只觉得头皮一麻,心脏猛地被攥紧。

“宁校尉于铁脊关护驾血战,身先士卒,箭术超群,勇冠三军,立下殊勋!更兼其出身寒微,深知民间疾苦,性情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