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这东风又来了
县农业局的公告栏前挤满了人,夏澜踮起脚尖才看清那份红头文件——《关于申报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扶持项目的通知》。当她读到"单个项目最高扶持金额500万元"时,心跳陡然加速。手指无意识地摸向胸前的银锁,金属表面竟传来微微的温热,仿佛也在为这个消息激动。
"必须拿下这个项目!"回村的车上,夏澜把文件拍在驾驶台上,"这是建设标准化厂房最好的机会。"
沈毅仔细阅读着文件细则,突然用红笔圈出第七条:"优先支持军民融合项目..."他嘴角扬起一抹笑意,"我的退役特种兵身份可以加分。"
李婶则已经翻出了压箱底的宝贝——一本光绪年间的《乡村物产志》。泛黄的纸页上清晰记载着:"夏家庄金米,道光二十三年列为贡品,每岁输百石入内务府。"老太太粗糙的手指戳着那段文字,"咱这可是皇上认证的好东西!"
当晚,夏澜在空间里对着石碑研究申报策略。当她把政策文件投影到石碑表面时,惊人的一幕发生了——文件文字突然重组,重点条款自动高亮,七个金色光点在地图上闪烁,全部与空间能量网的节点重合!
「政策匹配度分析启动」
「建议:申报"示范基地"项目」
「成功率:92.7%」
更神奇的是,系统自动生成了一份申报方案框架,连每个章节需要强调的数据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夏澜连忙记录,指尖因兴奋而微微发抖。这份方案不仅完美契合政策导向,还巧妙融入了军民融合、非遗传承、科技创新等所有加分项。
接下来的三天,村委会变成了作战指挥部。沈毅将申报工作拆解成"军事行动",用不同颜色磁钉标注每个环节:红色是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行动,蓝色是自身优势,绿色是潜在风险点。当他打开投影仪展示swot分析图时,连见多识广的县农业局技术员都看呆了:
"这哪是申报材料,简直是特种作战计划书!"
李婶则带着妇女们准备实物材料。老太太们把紫金玉米做出了十八般花样,从金灿灿的玉米烙到晶莹剔透的玉米饴糖,整整齐齐码在手工编织的竹篮里。最绝的是李婶那套"节气点心"模具,每个都刻着吉祥图案,旁边配上相应节气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