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紫麻的雷芝 作品

第119章 这产品更有味了!(第2页)

夏澜却盯着模具上那些精致的凹槽出神——如果能把紫金玉米粉填入特定纹路,不同馅料配不同图案...她的灵感如泉涌般爆发。

与此同时,沈毅将特种部队的情报分析技术用在了文化调研上。他带着无人机拍摄各区域夜市的热销产品,用图像识别软件分析消费偏好,再与地方志记载的饮食传统叠加比对。当这张"文化味觉地图"投影在村委会墙上时,连最见多识广的王叔都啧啧称奇:

"大学城西区爱辣,是受川籍学生影响;东区偏好甜口,因为江浙学生多...沈连长,你这比俺们几十年走街串巷还准呐!"

三天内,团队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李婶带领妇女们试验传统工艺,沈毅负责科学配比,夏澜则在空间指导下优化流程。最终诞生了七款文化融合产品:给留学生的"环球风味"系列,给本地居民的"古法新作"系列,以及为高端市场打造的"非遗传承"限量款。

食品展上的成功只是开始。回到村里,更大的惊喜等着他们——首批试销的"云岭金镶玉"三天售罄,大学城便利店订制的"芝士黄金球"成为留学生派对必备,而老字号茶楼推出的"玉米金丝酥"甚至吸引美食博主专程打卡。

最火爆的当属李婶的"七十二节气"系列。老太太现在成了网红,直播间里一边讲解节气养生,一边演示传统点心做法。当最新一批模具刻上英文注释后,海外订单纷至沓来。会计小张不得不新开三个银行账户处理外汇。

"这哪是卖玉米,这是卖文化!"县电视台记者采访时,王叔骄傲地指着包装上精美的苗银纹样,"俺们村的小玉米,现在可是'非遗传承人'咧!"

但夏澜没有满足于此。在苗族文化节上,她特意设置了体验工坊,邀请游客亲手制作融合产品。正当她示范如何将紫金玉米粉填入模具时,银锁突然传来刺骨寒意——二十米外的"记者"虽然戴着口罩,但那闪躲的眼神和手腕上若隐若现的星形疤痕,分明就是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