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紫麻的雷芝 作品
第111章 供应链优化(第2页)
最终,李婶的"记忆账本"和人情牌起了作用,金老板勉强同意降价15%。其他供应商见状也纷纷让步,仅此一项,每月就能节省8万元!
物流优化则更加复杂。沈毅提出"军事化运输"方案——统一调度、路线优化、满载往返。但实际操作中,他们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这条路限高!"
"那座桥承重不够!"
"雨天这段会陷车!"
正当团队一筹莫展时,平时沉默寡言的拖拉机手王叔突然开口:"俺有法子。"他拿起铅笔,在沈毅的军用地图上勾画起来,短短十分钟就标注出所有乡道、桥梁的详细参数,甚至连哪个弯道容易打滑都标得清清楚楚。
"王叔,您怎么..."夏澜惊讶得说不出话。
"开了三十年拖拉机。"王叔憨厚地笑笑,"哪块地头没去过?"
沈毅立刻将王叔的"活地图"输入系统,结合卫星数据重新规划路线。更绝的是,夏澜进入空间后,石碑提供的能量消耗模型显示,有三条路线存在隐性浪费。当她输入王叔的路线数据时,系统突然弹出提示:
「复合运输模式启动」
「预计节省燃油27%」
原来系统建议将部分短途运输改为电动三轮车,并利用沿途三个村庄作为中转站。这个方案看似迂回,实则大幅降低了空驶率。
说干就干。夏澜迅速与沿途村庄达成合作,借用他们的闲置仓库。沈毅则发挥军事特长,制定了严密的"接力运输"时刻表。最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发现县农机站有闲置的电动运输车,租用成本只有柴油车的三分之一!
一周后,新物流系统试运行。当第一辆电动三轮车载着原料驶入邻村中转站时,早已等候在此的货车立刻接棒出发。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接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