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凿通西域,开宝盛世 qbxsw.com(第2页)
说完,苏铭就在辞呈上朱批同意,“加封李存礼太傅之职,再赏点东西吧,田地就不要给了。”
自从限田令执行之后,苏铭给朝廷官员的赏赐大多都换成金银珠宝等硬通货,不再给他们田地。
这份法令本就是皇帝提出,总不能带头去破坏。
夜晚,李存礼吃完饭,正在院子里消食,忽然,仆人走到他身边,“老爷,陛下准了您的辞呈。”
话音落下,李存礼瞪大眼睛,有些难以置信,等到心情平息之后他转过身朝着皇城的方向叩拜。
“微臣谢陛下!”
半个月后,李存礼从内阁首辅的位子上退下来,将洛阳的宅院和田产卖给官府,收拾东西准备回河东老家。
洛阳城外,十里长亭,李存礼在城外跟百官告别,马车踏上官道,渐渐远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不良人:登基称帝,兴复大唐!请大家收藏:不良人:登基称帝,兴复大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随着离洛阳越来越远,他整个人越发轻松,好似卸下了重担。
突然,马车停住,他微微皱眉,“怎么回事?”
“老爷,前面有人拦住去路。”
还有人敢拦我的车?
李存礼掀开车帘,就看到官道上,一道紫色身影款款而立,“李大人,久等了。”
他怎么会不认识眼前的人,惊讶的问道,“石瑶,你怎么在这?”
“奉命而来。”
“你们在这等着,我去去就回。”丢下一句话,李存礼便走下马车,跟在石瑶身后。
一盏茶后,他们停在一处凉亭前,亭子里有一道身影。
“微臣参见陛下。”李存礼走进凉亭,朝着那身影恭敬地行礼。
苏铭抬头望着他,笑着道,“看来你以后是不打算回洛阳了。”
卸下官职,面对苏铭,李存礼内心反而变得平静,再无以前面对皇帝的压力,“洛阳大,居不易,我一个离职的老臣还留在这干嘛,富贵还乡,娶几房小妾,颐养天年岂不是更好。”
面对他坦然的目光,苏铭举起案上的酒,“这杯酒,为你送行。”
李存礼端起桌上的另一杯酒,一饮而尽,随即大袖一甩,转身离去。
“走吧,我们回去。”
……
朝堂上,属于李存礼的时代落幕。
接替他的,是内阁次辅,冯道,此人辗转,吏部、吏部等部门,最后在洪武七年入阁,当了数年次辅,内阁的政务他早已烂熟于心。
李存礼离开之后,冯道继任内阁首辅,同时,工部尚书韩熙载入内阁。
历史上,冯道是六朝老臣,韩熙载则逃到南方,在南唐声名鹊起,留下了着名的韩熙载夜宴图。
如果说李存礼是苏铭的应声虫,那冯道则是有自己的主张,行事圆滑,能很好的转圜六部与三司,枢密院的关系,那韩熙载就是代表了朝堂上的激进派,经常针砭时弊,一心想要推动改革。
冯道担任首辅,朝廷上下的官员都松了口气,这些年,李存礼可劲的折腾朝廷官员,对他们做出了各种限制。
科举当中的进士举人不必纳税的政策也被他给改了,只要没有当官,就必须跟普通百姓一样服劳役,只不过举人进士在官面上有些许特权,可以见官不拜等等。
朝廷在两税制上进行了改革,将商税和关卡税交由三司统一管理,各地不允许再设卡关,同时允许百姓以钱财抵偿劳役。
而这些举措,都是在为后面的官绅一体纳粮做准备,同时南方偏远地方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
总的来说,这几年的改革太频繁,苏铭启用冯道也是为了缓冲,为后面的改革做准备,做事要有急有缓,不能一个劲的猛冲。
张居正的改革固然为大明续命,但改革的时间太短,许多地方没有落实到底,最终人亡政息。
说到底,张居正不是皇帝,历代以来,改革的政策应当由皇权发起,才算是名正言顺,后继之君也会顾忌,不至于朝令夕改。
开宝七年,朝廷在松江府派出船队,探索海外,这基本上是复刻了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现在丝绸之路暂时还没打通,总要找别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