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建筑沙盘的陶土镂空雕刻技法
赵环的拇指碾过沙盘边缘那片微缩的商业区模型,胡桃木制成的楼宇在指尖下泛着冷硬的光。下午三点的阳光穿过工作室的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长短不一的阴影,像他此刻脑中尚未厘清的线条——甲方要求在美术馆新馆的沙盘里,加入“能体现时间流动感”的装置,可钢筋混凝土的微缩模型,终究是凝固的几何体。 门被轻轻推开时,带着一股潮湿的泥土气。郭静抱着一个素烧的陶坯站在门口,围裙下摆还沾着星点褐红,“刚出窑的试片,釉色有点偏灰,不过……”她的目光扫过沙盘,忽然顿住,“你在皱眉的时候,眉间的纹路和这个陶坯的开片很像。”
赵环抬眼,看见她手里捧着的陶片边缘,细密的裂纹像冻住的河流,在米白的釉面上蜿蜒出自然的弧度。他放下手中的比例尺,指尖无意识地触了触眉心:“建筑模型讲究毫米级误差,开片这种不可控的肌理,甲方不会接受。”
“可时间本身就是不可控的。”郭静走过来,将陶片放在沙盘旁,“你设计的穹顶不是要模拟星轨吗?星子的运行有规律,但落在人眼里的光,每次都不一样。”她弯腰凑近沙盘,指尖悬在美术馆模型的玻璃穹顶位置,“这里,你想用亚克力板表现透光性?”
“嗯,激光切割能保证弧度精确。”赵环调出电脑里的三维模型,屏幕上的虚拟穹顶在参数调整下缓缓旋转,“但总觉得少了点……”他卡了壳,那种难以言说的滞涩感,像精确计算过的榫卯却忘了留伸缩缝。
郭静没说话,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一块用塑料袋裹着的陶土。湿润的泥土被她放在掌心揉捻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初春解冻的泥土翻涌。“试试这个?”她忽然说,“陶土能镂空,烧出来的纹路会透光,而且……”她捏起一小块泥,在指尖搓成细条,“它会呼吸。”
赵环的视线落在她指尖。那双手昨天还在陶轮上转出流畅的瓶身,此刻正将柔软的陶土捏成微型的拱券结构。细条陶土在她掌心弯曲时,自然形成的弧度带着手工特有的微妙偏差,不像他的CAd图纸那样横平竖直,却莫名比屏幕上的虚拟模型更有“建筑感”。
“陶土的收缩率是多少?烧制后会不会变形?”他本能地拿出计算器,“沙盘比例是1:500,镂空结构的承重……”
“你看这个。”郭静打断他,从布包里掏出另一块巴掌大的陶片。那是片烧制过的青灰色陶土,表面布满蜂窝状的镂空,阳光透过孔洞,在桌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被筛过的星子。“这是上周试的,收缩率7%,提前算好就行。至于承重,”她用指尖敲了敲陶片边缘,发出清脆的回响,“高温烧制后,比你想的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