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东东 作品

第25章 “你们!你们竟然把广告打到了我奶奶的坟上!”

当地的殡葬政策,已经影响了我们公司的“生意”有一段时间了。

大家这样待业,虽然能做点公司之外的“兼职”,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久而久之,大家的士气也容易低落。

所以,公司决定,还是把大家召集过来,一块儿找点事情做比较好。

找点什么事情做呢?大家讨论了半天,最终得出来结论:“业务”。没有“业务”,就没有一切!只有逝者家属找到我们做葬礼服务,我们才有立足之地。

于是,公司一二十个人,根据个人的擅长能力,被分为好几个组。有“老客户”回访组、有同行业沟通交流组、有合作行业业务对接组、有广告宣传和营销组……

大家有了事情做,也不急躁了,无论有没有效果,至少每天在按照制定的计划在执行。

但是,“老客户”回访组和广告宣传营销组的,却犯了难,我和几个同事,属于这两个组的。

我们这两个组,偏向于保障后勤。所谓的“老客户”回访,也就是对我们服务过的家庭,进行再一次的满意度调查和印象强化。

至于广告宣传营销,那就更好理解了,得把公司业务不断反复去“推销”出去,让更多人知道,从而带来“殡葬业务”。

要是平常的行业,这两个组的工作还算好做一些,可我们是殡葬公司啊,该怎么开展这两项工作呢?

殡葬行业是非常令大家忌讳的行业,别人都避之不及,我们贸然去回访“老客户”,肯定会受到别人的反感的!

还有这个广告宣传营销,该怎么办?我们一直坚持在网络上推广,但是都是比较含蓄的推广方式。那么,在线下怎么推广呢?

广告牌上打“殡葬服务一条龙”?不可能,谁都不会让自己的墙上打上这样晦气的广告!打得含蓄一点“传承仁孝文化 践行生命礼仪”?也不可能,别人看了半天,这是在干啥啊?

那该怎么办?我们几个人犯了愁!这时候,正是在清明节前夕,上坟烧纸是国人即将要做的事。

“不如……咱们在坟上打广告吧……”我提议。

“在坟上打广告?咋打?”大家疑惑地看着我。

“广告,就是广而告之,把咱们的业务信息,传播给更多有需求的人!”

“可是,在坟上,有啥作用吗?”

“你们想啊,清明节,每个坟都得被活人祭奠,能去上坟烧纸的人,一般都是对孝道文化非常看重的人!这群人在哪里,我们就把广告打在哪里!”

“这,行吗,哪一家公司,也没这样做过广告吧?这广告是哪一种形式呢?”

我把我自己的想法,详细地给他们说了一遍。

首先,我建议大家用这个方法在我们县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乡镇做试点,因为我们县有二十多个乡镇,县城恰好是在版图的正中间,如果一窝蜂地全部布局,成本太高,人力物力时间,都不允许,不如就在四个乡镇做试点:平口乡、姚寨镇、古阳镇、西黄乡。

然后,让大家初步统计出,这四个乡镇的坟墓数量。按照当地的人口自然死亡率,推算出最近十五年内死亡的人口数量,再根据坟墓的大小,决定向什么样的坟墓投放广告。

接着,根据统计数量,印制一批覆膜防水的传单,传单上一面印上传承孝道文化之类的公益宣传,一面印上我们公司的业务案例广告以及联系方式。再订购一批仿真鲜花,每个坟墓放上一支鲜花和一张传单,以达到“向逝者灵魂告慰,向活人宣传业务”的目的。

最后,大家再分组,对这四个乡镇的坟墓进行分别的广告投放,然后静待效果。

“我看这个办法不错啊!”

“是啊,我也觉得不错!”

“向活人表达清明节祝福,间接向活人宣传我们的业务了,也符合我们公司是做殡葬的特点!”

“我觉得,这是做广告的最好方式了!”

“我们老客户回访组的,要对服务过的逝者坟墓,献上一束鲜花和传单,还是要区别对待的!”

“我觉得可以!大家觉得有问题了再完善完善,刚才这个‘区别对待’就挺好的!”

“东哥,开干吧,就按你说的,一步一步去做!”

“没问题?”我再次向大家确认,“如果大家觉得没问题,那咱就按计划,开干吧!”

很快,我们统计出了四个乡镇十五年之内死亡的人口数量:21万人,那预示着在这四个乡镇的土地上,会有21万座坟墓。

“准备印制4万份传单,再采购4万支仿真花,咱们刚好十二个人,三个人负责一个乡镇,开四辆车,大家二十天之内,把这个活儿干完,有没有信心!”我安排大家。

“4万份?不是2万多个坟墓吗?”

“是2万多个坟墓,但那是咱们统计的十五年之内死亡的人口数量,死亡二十年之内、二十五年之内的,恐怕更多了,大家记住,坟墓只会多不会少,大家还是按这个数量准备吧!”

“4万支仿真花,最便宜也得4万块钱,传单4万张,也得几千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