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哈哈!棺材陷进蛤蟆养殖地里出不来啦!”(第2页)
“苍天呜咽,大地哀鸣,亲人离去,泣血痛心!棚下礼仪不全,棚内点纸焚香,棚外街前齐奏,鸣炮起乐!”
“尊敬的各位来宾,今天我们大家聚集在这里,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郎老大人,现在,请大家肃立,默哀!”
“苍松翠柏,堪为后世英灵,竹林林立,常树道德典范!鞭炮声声催人泪,哀乐期期断人肠……”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礼成!恭请诸位来宾绕灵一周,瞻仰遗容,慰问家属!”
“亲人已逝,让他静静地离去,他的离去,不是消散,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的远行,请所有来宾节哀顺变,保重身体!孝眷回礼,叩谢!”
送走了一波又一波前来吊唁的客人,总体上还是很顺利的。只是这讨厌的雨,丝毫没有要停的样子,苍天好像是在为逝去的郎老大人哭泣。
这场雨,让整个葬礼现场很不体面,虽然主持的顺利,但是因为不可抗的环境因素,还是造成了家属内心的浮躁和不安,只想赶快走完一个又一个流程,早点让亲人入土为安,可是,不顺利的事情一个接一个而来!
下午一点半,比风水师看的出殡时间要提早半个小时,按照风水师的说法,提前半个小时也无妨。
雨一直没停,看起来家属也想早点让亲人入土,就连中午的丧宴,大家也都是很快就结束了。
执行完出殡仪式,扒棚出殡。二十四个人的丧葬架队伍,就开始抬棺出殡。
那可真是一幕非常滑稽且悲凉的场景,二十多个50岁以上的壮汉,冒着雨抬着丧葬架,丧葬架前面是送殡拦灵柩的丧属,在雨中悲惨和无助。
坟地是距离村庄2公里外的一处青蛙养殖场,由于主家的责任田被一个养青蛙的专业户承包,所以,墓穴必须挖在这里。
但是,难就难在了这里。走了大约1公里的水泥路,就到了很不好走的泥泞田间小道,丧葬架队伍深一脚浅一脚在泥泞的路上走着,而且还冒着这么大的雨,肩膀上是抬着棺材的木杠,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出殡队伍在雨中的泥泞里缓慢且狼狈地行进着。
和老陈我们四个人,穿着雨衣,穿着雨鞋,在丧葬架后面跟着,我们这么好的装备尚且难走,更何况那些冒雨出殡的人们了。
800米的泥泞路,走了大概四十分钟。最终,队伍停在了青蛙养殖场,也就是墓穴所在的责任田。
由于青蛙的养殖需要创造条件,所以这块七八亩的责任田被划分成了各种小水池,供各种阶段的青蛙成长,几十平方米一块的小池塘,有着各种阶段的青蛙,有蝌蚪、有拖着尾巴的小青蛙、有成熟的大青蛙,整个田里蛙鸣一片!
但是,问题来了,墓穴被挖在责任田的中间偏后位置,通向墓穴的路,只有池塘中间的一条不到两米的泥泞小路,这可怎么办呢?
更要命的是,青蛙养殖田的上方,全都被防鸟网盖上,人只能半弓着身子在下面走!
丧葬架队伍犯愁了,家属犯愁了,我们也犯愁了!这,怎么抬?
棺材的重量将近15吨,是非常重的上好木料,丧葬架的24个人,平均每个人的肩上需要负担一百多斤的重量,在这条一走一滑的泥泞小路上,即使轻装上阵也免不了滑到,更何况是一具重量如此之大的棺材!
怎么办?人得下葬,条件又比较苛刻!
“老师儿们(当地俗语,意师傅),大家加把劲儿,每个人再多给一盒烟!”当地的葬礼管事人这个时候说出这样一句话,让大家嗤之以鼻。
“这不是烟不烟的事,就是一个人给一条烟,这个事儿也不好干啊!”丧葬架的架子头,抹着脸上的汗水和雨水,不屑地说道。
确实,这种条件,非常不利!但是,事情还得继续下去,人是需要入土为安的!
“我看只有拆掉丧葬架了,我们直接徒手抬着棺材进坟地了!”架子头这样建议道。
看着眼前的场景,听着聒噪的蛙鸣,主家也只能默默接受了。
于是丧葬架队伍就拆下了棺材上面的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棺材,任由雨水侵袭。
“大家听好口令!雨水多,路不好走,棺材也比较光滑,手使不上力,大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架子头小心翼翼地安排着队伍。
由于丧葬架拆掉了,只剩下一个裸棺材,受力的面积就小了,丧葬架的24个人,根本就站不下,甚至接触不到棺材,所以只能有十几个人出力了,那么每个人所分担的重量就更大了!
“一二三!一二三!”十几个人努力了几分钟之后,棺材纹丝不动!该怎么办呢,每个人都急了一把汗!
“看来确实是抬不动!我看这条路比较泥泞,我们只能推着棺材往前走了!”架子头又抹了一把脸,眨巴着眼说道。
现在,每个人都很狼狈!丧葬架的24个人,已经成了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