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作品

第549章 赵国的计划(第2页)

难道如今,您竟然想要让我这黔中的百姓们再次陷入那种水深火热、任人宰割的境地吗?再次沦为那毫无尊严可言的牛马吗?”

巫县令目光灼灼的看着他,问道:“如果不倒戈秦国,我们还有什么其他出路吗?”

郢城令沉思的片刻以后说道:“我们倒向赵国怎么样?”

这话一说完他就后悔了。

赵国倒是执行仁政的国家,田秀对百姓也是出了名的好。

但是坏就坏在赵国距离黔中实在太远了。

他们如果倒向赵国,肯定要被秦楚两个国家同时围攻。

“赵国不行的话,我们倒向楚国怎么样?”郢城令急忙改了口,只要不倒向秦国,倒向谁都是可以接受的。

巫县令摇头:“倒向楚国还不如倒向秦国。”

“为什么?”

“楚国是打不过秦国的,我们一旦倒向楚国,秦军马上就会来攻打黔中,那时候整个黔中都要沦为焦土。”

巫县令并没有亲眼看到过几十年前的那场大战,但当年那场战争的惨烈,他也是有所耳闻的。

白起所到之处,几乎都是沦为人间地狱,黔中当时被杀了不少人,许多城池都被夷为平地。

巫县令知道秦国的厉害,不愿看着黔中再遭浩劫。

郢城令闻言,长叹一声:“那么我听君的话!”

郊郢城。

此处距离楚国故都郢城大约50里。

因为距离郢城不远,故而此处得名为郊郢。

王翦前不久从河西来到此处,他刚刚熟悉完军队,正准备带人进攻黔中,就收到了巫县令的消息。

“好,黔中愿意主动归附我大秦,这是一个好消息。”

王翦看完黔中那边传来的消息非常高兴。

原本他还担心自己攻略黔中,会引起楚国那边的干涉。

这下好了,黔中主动归附,可以省去不少麻烦。

王翦对众将领吩咐:“黔中是战略要地,西连巴蜀东通荆扬,本将绝不能看着楚国将此处拿下。

既然黔中愿重新归我大秦,本将决定亲自带领十万大军收复黔中。

我走了以后,此处就交给蒙骜将军了。“

蒙骜拱手领命:“唯!”

十日以后,秦军进入黔中。

郢城令献城投降,秦军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了黔中的北大门,而后秦军开始攻略整个黔中。

秦军所到之处,大部分城池都是望风而降。

楚国那边听到消息以后,楚王有些坐不住了。

楚王命项燕移师南下,同秦军争夺黔中。

项燕率领20万大军南下的同时。

王翦也来到了巫县。

巫县令亲自带人在城外迎接,并且献上了自己的大印。

王翦大喜:“县尊你能弃暗投明重归我大秦,实在是立有大功。本将以上表秦王,奏明了你的功绩,秦王命你去咸阳受赏。”

巫县令谢过了以后,移交了城防,这才动身去咸阳。

咸阳。

王宫中。

秦王政好奇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巫县令,这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络腮胡须,小眼睛,皮肤很黑,看起来像是个庄稼汉子。

“你为何没有倒向楚国反而倒向我大秦呢?”秦王政问出了这个心理的问题。

这不光是嬴政想问的也是秦国,许多大臣想知道的。

黔中根是属于楚国的,按理说他们选择投降,也应该选择投降故国,可是他们却选择了投降秦国。

这让秦国的君臣十分不解。

巫县令拱起手大声说道:“秦国比楚国要强大,如果选择一个归附,臣自然是选择实力更强的大秦。”

秦王政微微点头,却又道:“只是强便足以使你背弃故土?

”巫县令忙叩首,朗声道:“大王圣明。黔中之地,屡经战火,民不聊生。臣观天下大势,秦统一天下乃必然之势。今臣归附于秦,亦是为黔中百姓谋长远之福。秦法虽严,然公平公正,黔中百姓若能效忠大秦,定能安居乐业,不再受战乱之苦。”

秦王政听后,抚须大笑:“卿之所言,甚合孤意。”遂封巫县令为内史,并赐金百两,锦缎十匹。

内史,也就相当于是管理咸阳周边地区的郡守,其地位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顺天府尹,但是秦国的内史,地位和权力要比后世的顺天府影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