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书生 作品
第44章 朱雄英运筹帷幄,十一路军攻倭奴
在场的将领,除朱雄英、诸葛明,只有花炜学问做的不错。
也就没人太过计较地图画法。
短暂情绪波动后,众将更多关注的是地图之外的东西。
凑近一瞧,众将发现多条明显不是道路河流走势的线。
这些线虽多,却不杂乱,反而显得美观,就像艺术品。
作为跟冯胜同袍数十年的老将,蓝玉、耿炳文等一眼便觉得这些路线有些眼熟。
“这图真像是冯胜画的。”蓝玉下意识张嘴咧咧。
耿炳文却多少能猜到在太孙面前提冯胜不太合适。
他马上转变话题:“殿下,末将仔细数了,这里共有三十三条进军路线,用了十一种颜色标注。
三十三条线的起点都在倭奴沿岸,将整个倭奴都给围上了,最终会在十一处倭奴重要地点汇合。
末将能明白这是因为倭奴地形狭长,四面环海,必须分多路进攻,可分三十三路会不会太多?”
济宁卫指挥佥事平安是皇帝养子,在行军布阵方面颇有能力,一向深受皇帝器重。
此番皇帝将他也派了过来,目的不言而喻。
仔细看过地图,平安道:“长兴侯言之有理,但想来殿下用意深远,不知可否示下?”
朱雄英点头:“王叔猜得不错,我这样安排,皆因倭奴国南北分裂已久。
虽然他们现在合二为一,但内部依旧分作两派。
且倭奴人寡廉鲜耻,见小利而亡义,最善克上。
则我方进攻路数越多,他们越要分兵多路抵抗。
时日一久,其地方将领必拥兵自重,一旦其内部矛盾激化,或可不攻自破。”
这番话,便算为覆灭倭奴定下基调。
众人皆久经战阵,一下子明白过来。
“殿下厉害啊,末将基本已经可以断定,最多三五年,最快一两年,倭奴必下。”
“殿下说的没错,长庆和足利义满不和是肯定的,如今之所以看似和平,不过迫于形势,一旦龃龉加深,没准他们自己先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