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书生 作品
第33章 优胜劣汰军中法,十三高手皆八良(第2页)
若五个千户所内有人将其打败,则其排名会被挑战者取代。
其之后的排名只能往后顺延一位。
则排名第五百位那人会被挤下去。
换言之,隆武卫内全靠实力说话。
尤其百胜战营士兵选拔,民主的不能再民主了。
这样的选拔,朱雄英亲历多次,依旧兴致勃勃。
坐在高台上看着底下士兵拳来脚往、呼呼哈嘿,朱雄英由衷感到鼓舞。
随着时间流逝,一名名强者凭借过硬本领获得了大家认同,得到名额。
其中就包括诸葛明提起过的十三名八良级高手。
名单如下:
刘静玄——龙门派弟子,高八良战力。
念达——金刚门弟子,高八良战力。
李明——西安李家子弟,八良末战力。
罗忠——少林俗家弟子,八良末战力。
通明——清凉寺大弟子,高八良战力。
水生——皇觉寺弟子,标准八良战力。
陈鹿——武当派弟子,标准八良战力。
张青山——达州张家家主,八良末战力。
黄一封——孝感黄家家主,八良末战力。
胡贞——西安胡家二家主,八良末战力。
曾猛——涿州散修,八良末战力。
王荃——杭州儒生,八良末战力。
周不懈——台澎散修,八良末战力。
十三位足以跟朝中有名有姓的八位官员一较长短的士兵、固然让朱雄英欣喜。
另外四百多距离八良级战力不差多少的士兵、更让朱雄英期待百胜战营未来。
或许他们毕生都无法突破现有战力。
但哪怕只有二十分之一能跨过门槛。
将来那也得是二十多个八良级高手。
日后朱雄英成为太子乃至皇帝,这些人都将是他的军中班底。
前提是他们别提前牺牲了。
这等优势,朱元璋乃至朱标早年都不具备。
朱元璋的早年就不说了,当过和尚要过饭。
朱标倒是强点,可明初百业凋敝,百姓吃饭都难,可供他培养的人手自然有限。
朱雄英深知其中关节,因此从不觉得这是因为自己王霸之气四溢,能折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