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书生 作品

第27章 众人比飞太孙意,苏墨于明争第一(第2页)

被他打断思绪,众人这才回过神。

“确实好诗,不禁让我想起太孙幼时遭遇刺客,却勇于拔剑自尽的果敢。”

“太孙虽不常作诗,但每首诗都是佳作!”

朱元璋不动声色压下想哭的冲动:“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好,好孙儿啊,咱这辈子最自豪的就是有你这样一位传人。”

朱雄英摇头失笑:“皇爷爷实在过誉了,孙儿不敢当。

说起诗词之道,孙儿倒是很小的时候就有过一个念头。

值此大军凯旋,又逢新年官员休沐,或可相得益彰。”

“大孙儿快说。”

“众所周知,儒士手无缚鸡之力,却能飞天遁地,担山赶海,皆因天地伟力与之相和。

而飞天一向是人类向往的事情。

不如趁此机会举办朝廷首场‘比飞大赛’,热闹热闹,以彰显洪武一朝文风鼎盛。”

“比飞大赛?如何比法?”

“所有想要参加的文人,站在同一片空地上,念诵诗词飞天。

以飞得高、飞得远、飞的时间长、飞的花样多等为项目评比。

赢的人有赏赐,输的人没惩罚。”

朱元璋哈哈大笑:“好乐趣,那就除夕下午举办,届时咱亲自到场观赛,比完了正好参加晚宴。”

众臣纷纷附和。

如宋濂等文臣,更是摩拳擦掌,想要一决雌雄。

朱雄英道:“既然是孙儿提议的,那这首次比赛的奖品就由孙儿来出。”

皇帝问:“好孙儿有何宝物?”

“孙儿此番在云南两年半,曾乔装进入集市了解民情。

在一家濒临倒闭的古董店铺里,孙儿购买了一箱墨条。

这箱墨条是前宋时的精品,历经数百年依旧香气四溢。

据店老板说,乌台诗案后,着名的才子苏轼被贬湄洲。

其弟苏辙唯恐兄长灰心丧气,于是让人不远千里送了三箱精品墨条给哥哥写诗作画用,期盼其能作出更好诗词、文章及图画,名扬天下,将来好重返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