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书生 作品

第38章 太子爷痛心疾首,段家四将逞威风

几人都没想到,朱标竟能如此淡然承认父亲过去窘境。

虽处于敌对阵营,他们仍不禁有些敬佩这位敌国太子。

朱标接着道:“至于你口中的陈友谅、方国珍等,皆是元末枭雄,虽不像你们似得,是正统权贵人家出身,但在那个年代,他们敢打敢拼,都闯出了一番事业。

彼时彼日,今时今日,你都可以说他们不入流,鄙夷他们,可彼时你们这些上流人物又在哪里?

元末之时,梁王拥兵百万,控弦十万张,你家老家主段功更是战绩卓着,睥睨天下,你等为何不出面解民生之倒悬,广济天下?

当时你们前元朝廷更弊端百出,党同伐异,横征暴敛,又可有半点将百姓放在心上?”

连同梁王在内,几人被问了个哑口无言。

朱标得势不饶人:“如今华夏大地国泰民安,只余云南、辽东等少数疆域未收复。

尔等不思自始皇帝以降之一统宏愿,不图为之奋斗拼死,却在这里摇唇鼓舌,言语激昂的鄙夷他们,这合适吗?

若孤是你们,今日断没有颜面站出来,更无颜狺狺狂吠,岂不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今日你们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强行逆天行事,抗衡天兵,可问过云南百姓是否愿意?

纵然尔等今日能抗衡一时,抗衡一年,抗衡一百年,那又如何?

你们能管得住民间百姓不起义,能管得住手下士兵不哗变,可你们管得住悠悠史书和天下人的议论?

更可气的是,你们竟与倭奴为伍!

难道你们忘了当年元世祖忽必烈曾在倭奴手中连吃几个暗亏?

你们一定偷偷窃喜能借他们之力抗衡大明天兵吧?

愚蠢!

可知他们正因担心大明出兵攻打他们,所以才借你们之力拖延大明脚步。

他们只需出几个人,说几句话,你们手下的士兵就得拼命往前冲锋,死伤何止一千一万?

你们最终能得到什么?不过是给他人做嫁衣罢了。

若你们历代先皇地下有知,怕是气的胡子都翘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