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书生 作品

第15章 此贼人竟是心米,好大将岂止冯胜(第3页)

末将并非因此觉得高人一等,也并非看不起他们,只是实事求是,阐述彼此长短。

殿下今日听听也就罢了,可别传出去,免得他们到时候找末将麻烦。”

“孤自然不做长舌妇,宋国公但说无妨。”

冯胜抱拳道:“多谢殿下,那末将就继续说了。

军阵之事,乃至武学之事,修佛修道,都与个人心性智慧息息相关,若一路通,则路路通。

而人之心性智慧除天生的那部分,其余的都由经历而形成,其中尤以小时候的经历最关键。

以郑国公为例,他幼时贫困,吃饭穿衣都是问题,想读书习武却无钱财,常给人做工挣钱。

而彼时天下大乱,银钱难挣,为多挣钱,为不被人欺负,他不得不让自己凶狠起来,才能震住歹人。

长此以往下来,他习惯成自然,用到军阵上,便成了如今的风格。

说回末将,末将因从小无需担心衣食住行,又有长辈耳提面命,因此养成更加大气从容的心性和喜欢思考、周全所有的习惯。

于兵法而言,末将遍读兵书,从军后两相印证,心得体会不仅更多,而且更扎实,逐渐形成的路子嘛……殿下可知兵法四派?”

一边说,冯胜一边将作战地图摊开在朱雄英眼前。

朱雄英定睛仔细去瞧。

只见虽是近百万大军的调动,地图之上标记的密密麻麻,各种颜色的行军线路一条挨着一条,甚至彼此交叉,可却并不杂乱,反而十分美观,就像是一件百般雕琢的艺术品。

由此可见,冯胜对军阵的安排已到炉火纯青之境,方方面面尽在心中。

朱雄英隐隐有种感觉,虽然冯胜说的谦虚,可实际上在冯胜内心,他自己应该是比其他四位国公厉害一些的。

仔细回忆之前看过的一些其他将领的战报,朱雄英却也不得不承认,论对整个战局的把控安排,冯胜确实是大明军中当之无愧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