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书生 作品
第43章 道心坚雄英发愿,立大志借书传道(第2页)
一些道家高功和佛门大师不得已,只得退隐山林,以一种隐晦方式传道,这便是众多西游话本被创出并流传的原因。”
“西游话本中蕴藏修炼之法?”
“这些话本内容各有不同,代表着各门各派的修炼理念。
其中流传较广的是内丹派版本,即唐僧带四个徒弟去如来那里取经的版本。
在我等内丹派修士眼中,唐僧是五脏中的心脏,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决策,象征五行中的火。
而大徒弟是五脏中的肺脏,为相傅之官,主杀伐、忧虑,象征五行中的金。
所以大徒弟反而经常教导师父,且师父总是被抓,大徒弟总是忧心忡忡。
二徒弟是五脏中的肾脏,为作强之官,主欲望、恐惧,象征五行中的水。
因此二徒弟贪杯好色,动不动就要分行李回家。
黄帝内经有云,水生木,木为肝脏,故二徒弟又有个别称——木母。
三徒弟是五脏中的脾脏,谏议之官,主平衡、思虑,象征五行中的土。
因此每次他们内部出现问题,和稀泥的永远是三徒弟。
马为木,是五脏中的肝脏,将军之官,主生长、愤怒。
五行之中木生火,所以唐僧要骑马,漫长取经之路方能坚持。
而金克木,所以马须由大徒弟牵着,它才不至于乱跑。”
喝了口茶,陈通微继续道:“你是学过黄帝内经的,当知道人体有五脏六腑,离了哪一个脏器,人都别想好过。
如此可得出结论,唐僧师徒其实是一个人,只不过创作话本之人为了掩饰,才故意把他们分开。
大徒弟喜杀伐,常忧虑,不得空闲,所以才被写作一只活蹦乱跳的猴子。
其要悟者,乃一个‘空’字。
二徒弟喜欲望,须得持戒,而欲望并非完全一无是处,得分得清什么欲望能有,什么欲望不能有。
其要悟者,乃一个‘能’字。
三徒弟需要平衡矛盾、阴阳,思虑如何妥善处置,闹哄哄可不行,须得清净。
其要悟者,乃一个‘净’字。
唐僧常因种种原因被妖怪抓去,而悟空也不可能永远牵着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