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书生 作品

第7章 卜天命皇帝迟疑,出京城和尚拦路(第2页)

可随着荆州鼎认主,太孙命运已然朦胧,甚至影响到周边人。”

朱元璋此前早就跟刘伯温探讨过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始终如一。

他却也不是专门喊刘伯温过来施加压力,转而将陈通微想带太孙去东海一事告知。

刘伯温沉思了好一会儿:“皇上拿不定主意是否要太孙跟去?”

“是。”

“如果太孙八岁时真有死关,而他跟着陈通微去东海,死关极有可能爆发在东海或来往路上,皇上觉得陈通微可能也算出了什么?”

“他是当世剑仙,也精通炼丹,可算命却不是他强项。”

刘伯温皱眉:“如此说来,是巧合?”

“不是巧合。”老朱斩钉截铁的否定。

“何以见得?”

“半月之前,武当张三丰前往天师府与当代天师张正常论道三日,随后张正常给陈通微写了一封书信。”

刘伯温摸了摸胡子:“这位天师府天师虽然比陈通微还低调,整日窝在天师府抱着那本正一盟威法箓。

但皇上还是诸侯之一的吴王时,他曾罕见下山为义军发布告天文书。

此举为皇上收获大量民心,为大明之建立奠定夯实基础,其把握时机之能力和眼光世所罕见。

那日其展示的斋醮、画符等能力亦让臣叹为观止,自愧不如。”

朱元璋点头:“这样的人物,不会算命才奇怪吧?”

刘伯温瞬间明白皇帝意思:“当今道门之中,以张正常、陈通微、张三丰三人为首,他们三个在此时会晤非比寻常,莫非他们有为太孙破死关的法子?”

这下换成朱元璋沉思。

“国师,你怎么看?”良久,老朱语气低沉的询问。

皇帝沉思期间,刘伯温也没闲着:“陈通微既已为太孙师,和太孙休戚与共,一损俱损,当无害太孙之心。

若所谓的死关不复存在,太孙不过是出宫转一圈,没什么要紧。

若真有死关,我们既无解决之法,不如让道门试试,兴许能转危为安。”

朱元璋握紧拳头:“自从咱坐上这个皇位,已在心中暗暗发誓,不会再让朱家儿孙吃咱吃过的苦,受咱受过的罪,经历咱所经历过的危险,莫非此次咱要食言,袖手旁观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