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跟外星人在战斗

  李衍拍了拍身上的沙子,他看了一眼成绩。

  8米48,还算不错。

  事实上,李衍还是留了不小的余地。

  他第一跳跟其他人一样也是想先保稳搞个成绩。

  然而数值怪就是这么夸张,他保守的成绩成了别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终点。

  李衍朝着看台上为自己加油的观众们挥手表示感谢。

  虽然他已经是国内体坛第一人了,但是每次听到有人声嘶力竭地喊自己的名字还是有些激动。

  李衍采用的蹲踞式技术动作其实是腾空的技术环节。

  跳远都是一样的单脚起跳,蹲踞指的是空中收腿向前的动作,因为比较简单,适合新手

  腾空指人体起跳离地后在空中完成动作的过程。

  该阶段需通过相向补偿和旋转补偿原理维持身体平衡,其持续时间与起跳初速度、角度直接相关。

  因为腾空技术的不同,跳远也分为三种流派。

  蹲踞式通过折叠躯干缩短旋转半径,这种技术动作最容易控制,因此非常适合初学者。

  挺身式跳远跟蹲踞式跳远相比,一大改进就是通过背弓增大落地距离。

  在腾空过程中,需要有一个身体向后展开的动作。

  展体时躯干后群肌肉协同收缩,使胸椎段后伸角度达到20-25度,髋关节展开幅度控制在35-40度。

  此动作可增加转动惯量延缓身体前旋,延长空中飞行时间。

  挺身式要求腾空后下放摆动腿和双臂,将髋、胸充分展开,然后收腹举腿落地。

  第三种流派也就是现在顶级运动员普遍采取的跨步式,也称为走步式跳远。

  走步式在腾空时有2步半和3步半两种技术。

  要求在空中做大幅度的前后迈步换腿动作,并与两臂协调配合。

  走步式跳远的空中姿态看起来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蜻蜓点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中漫步。

  实践证明,“走步式”是目前最先进的技术。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创造8米90世界纪录的比蒙,以及1991年东京田径锦标赛创造8米95世界纪录的鲍威尔,采用的都是“走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