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尊贵之极(第2页)

  他颔首赞同道:“仙人言之有理,如今正值乱世,我若登基,势必会有一些人觊觎,若能得赵都指挥使支持,可避免此类的状况。”

  赵匡胤与赵匡义知道陈云这个原因说的有道理,可他们知道光是这个原因,压根不足以让郭荣心甘情愿招赵匡胤入麾下。

  果不其然,郭荣下一句话便道:“虽然吾很想得到赵都指挥使的支持,但仙人若说只是此因,便让我心甘情愿招赵匡胤入麾下,我很真诚回答,不够。”

  陈云并未因此不悦,依旧面含微笑说道:“的确,军中威望高者并不止赵弘殷一人,若是晋王能得到其他人支持,一样可以坐稳皇位,但我这第二因,想必会令晋王觉得更有道理。”

  郭荣道:“请道来。”

  赵匡胤与赵匡义竖起耳朵,想听听陈云接下来会从哪方面当切入点。

  陈云双手负在背后,缓步走到郭荣面前,道:“若我没有记错,那郭威之所以令你任职开封府尹,当储君培养,完全是因为他子侄早在几年前被后汉隐帝刘承佑屠尽,简而言之,你不是他的第一选择,乃至原本可能并不在选择的行列之中,他现在无奈,只有你这养子,只能被迫将你视为储君。”

  也确实,郭荣是郭威无可奈何面对命运的妥协,而不是真正的选择。

  郭威的亲人几乎全都死在了后汉隐帝的屠刀下,自然不存在血脉传承。

  当然,也仅仅是几乎。

  事实上郭威还有外甥李重进、女婿张永德还存活。

  外甥有养子亲吗?

  只要是个人都知道没有。

  连外甥都没有养子亲,更别说外姓的女婿了。

  另外,不论李重进,还是张永德,其实全都不适合当继任者。

  李重进本身与郭荣存在权力矛盾,且缺乏治国才能,郭威肯定不会考虑。

  张永德则是因为功绩和威望不及郭荣,若是强行被立为储君,即便日后顺利登基的话,大概率也会爆发一场内战。

  因此,郭荣是目前看来最适合成为后周第二任皇帝的人。

  又或者说,郭荣是郭威无可奈何之下利益权衡下的选择。

  但凡郭威还有一个具有郭家真正血脉的儿子或者侄子,这储君的位置都轮不到郭荣来坐。

  郭荣非常坦然的说道:“仙人所言不虚,陛下之所以立我为储君,的确是无可奈何选择。”

  他口口声声称呼陛下,很显然存在很大野心。

  这点在郭荣登基后将姓氏改回柴姓能看出来。

  陈云继续说下去,道:“如今郭威年逾五十,看似好像已经很老,但男人即便活六十岁,依旧拥有生育的能力,贫道想请问一下晋王,若是郭威日后再生子,你这养子的身份地位,会不会显得非常尴尬?”

  郭荣脸色微微一变,苦笑不迭道:“若是陛下再生子,只怕我就是季汉中的那位刘封。”

  刘封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姓人家的外甥。

  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后,暂时安居于荆州。

  因为当时他未有子嗣,于是收刘封为养子。

  当时刘备已经四十岁,收刘封当养子很明显是准备视作接班人培养。

  可惜这一切等到刘备四十七岁生长子刘禅以后发生了改变。

  此后他找了各种理由将刘封驱逐出了季汉政治核心处,外派到了上庸,与孟达形成了相互掣肘。

  至于最后的结果谁都知道,关二爷败走麦城,刘封与孟达没有及时救援,最后一个被刘备所杀,一个带兵投靠了曹魏。

  刘备为什么杀了刘封?

  根据历史记载来看,当时是诸葛亮进言,说考虑到刘封刚烈勇猛,刘备死后最终难以制服驾驭,于是劝刘备借此机会除掉其。

  刘备因此赐刘封死,让其自尽。

  明面上看,好像是诸葛亮提出来弄死刘封,但实际上只要是个人都知道,如果刘备没有有意无意透露过内心的想法,诸葛亮怎么会进言呢?

  毕竟如果刘备不答应,日后诸葛亮肯定会被刘封记恨。

  而刘封身为刘备养子,至少名义上是“嫡长子”,本该成为季汉的下一任掌权者,到时诸葛亮还能有好日子?

  所以,弄死刘封,实则是刘备的心思。

  郭荣如今的处境与刘封很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郭威暂时还没有亲生儿子。

  这也是郭荣最怕的事情,一旦郭威以后生出来一个儿子,他储君的位置不保还是小事,只怕会落得和刘封一个下场。

  郭荣脸色阴晴不定,不知道怎么回答。

  陈云有意无意的说道:“若我是晋王的话,定然会尽快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而那些成名的武将,又或者其他高官,基本上都是郭威亲信,你想要将他们招入麾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赵匡胤不同,他如今官职并不怎么高,本身还是一个年轻的武将,并未进入到权力核心位置,不存在是任何人亲信的可能,若是你将他招入麾下,不就能当成亲信培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