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非我敌手(第2页)

  忽然,前方窜出一位鲜衣怒马的公子哥。

  在这名公子哥身后,还跟着一大群的随从。

  其中不乏身强体壮的力士,以及和尚、文人、萨满教祭司。

  众衙役一看见鲜衣怒马的公子哥,一个个吓得连忙避让两旁,全都跪在了地上。

  其实绝大多数的衙役都不认识公子哥是谁。

  他们之所以显得如此恭敬,完全是因为见到了那位青年僧人。

  这位青年僧人被尊称为慈贤法师,虽然如今不过二十五六岁,但是传闻之中,他乃是佛教阿罗汉转世,拥有强大无比的佛法。

  自然,这群衙役看见如此高僧都要跟在公子哥后头,知晓那位公子哥大有来头,要跪拜。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在公子哥同行的一群人当中,最厉害的并非慈贤法师,而是萨满教地位第三高的祭司昼里昏呵。

  这位叫做昼里昏呵的祭司可不同寻常,乃是契丹后三主之一。

  何为契丹后三主?

  根据《契丹国志》记载,契丹有两位始祖。

  分别是乘白马的神人和驾牛车的天女。

  这两位始祖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

  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

  在契丹的祖先书写过程中,继青牛白马的始祖传说之后,又有三主传说。

  这三主分别是廼呵、喎呵和昼里昏呵,全都拥有惊天动地、不可思议之能。

  divclass=contentadv《契丹国志》是这样描述三主的:

  后有一主,号廼呵,此主特一骷髅,在穹庐中覆之以毡,人不得见。

  国人有大事,则杀白马灰牛以祭,始变人形,出视事,已,即入穹庐,复为骷髅。

  因国人窃视之,失其所在。

  复有一主,号曰喎呵,戴野猪头,披猪皮,居穹庐中,有事则出,退复隐入穹庐如故。

  后因其妻窃其猪皮,遂失其夫,莫知所如。

  此复一主,号曰昼里昏呵,惟养羊二十口,日食十九,留其一焉,次日复有二十口,日如之。

  是三主者,皆有治国之能名,馀无足称焉。

  除了慈贤法师和昼里昏呵两位高人,公子哥人群之中还有一位名不见经传,但是修行儒家浩然正气的大儒。

  此人唤作李铭,原本是幽州那边的人士,后来偶然一个机会来到契丹,展现出极强的实力,被辽太祖之子东丹王耶律倍奉为座上宾。

  萧典史与一众衙役不同,他是贵族,见识过很多大人物,知晓眼前的公子哥乃是辽太祖长孙耶律阮。

  虽然如今东丹王耶律倍,也就是耶律阮的父亲投靠了后唐,但是他和他母亲却留在了契丹。

  并且,辽太宗对其非常喜欢视若己出。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耶律阮便是契丹第三位国君辽世宗。

  只不过目前他还没有得势而已。

  即便如此,作为东丹王之子,如今又深受辽太宗喜爱。

  萧典史可不敢露出任何不敬的神色。

  一众人全都跪在街道两旁,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耶律阮很明显没有注意到这些警巡院的人,催动马匹就朝前要离开。

  谁曾想,昼里昏呵化作的青年男子骑马至众人前,忽然勒住了缰绳,“方才你们言有道士在我皇都中惹事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