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 作品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河道总督(第2页)

洪承畴说的没错,虽然目前按照初算,救灾需要近两百万元,如果再加后续的拨款这个数字更是庞大,可问题这些款子没必要一下子全拨下去,因为这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事。

眼下最重要的是在黄河决堤后的立即救灾行为,也就是解决受灾地区的百姓安置和救济工作。这些救灾大多体现在调拨钱粮,稳定地方的措施方面,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别说一百二十万了,哪怕是五十万也够了,只要稳住百姓,妥善安置,让百姓不流离失所甚至吃不上饭,救灾的第一步就算完成了。

至于后续的恢复生产、家园重建等等,这个暂时不急,可以一步步来。而且现在是七月底临近八月,天气还算炎热,受灾地区的房屋没这么急,先搭窝棚同样能勉强生存。

更重要的是洪承畴所提到海关和银行方面同户部的结算时间,这些一个在年底,一个在来年初春,前者离目前也就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只要先把这段时间熬过去,后面就能接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户部虽有难处,可实际上也不是不能解决,打个时间差,利用先后次序即可,根本没有杨嗣昌说的那么为难。

朱慎锥的目光朝着王命璿望去,开口询问:“王大人曾在地方任职,又担任过巡按,眼下又是工部尚书,依你之见,首辅所说可行?”

“断然可行!”王命璿心里可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因为黄河决堤之事他本就心中愧疚,现在皇帝问起这事他毫不迟疑就如此回答。

不仅是这样回答,王命璿还仔细为皇帝分析解释这样的做法毫无问题,比如现在最关键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救灾,又如何安置等等。此外王命璿还提出了一个不错的建议,那就是后续对河工方面的问题,既然黄河两岸受灾的百姓不少,接下来要重修当地河工,这些百姓也不能全靠朝廷救济白白养着才是。

朝廷就算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完全可以把这些百姓利用起来,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他们进行对河工的修筑和家园恢复。这样一来既能解决这些百姓无所事事,聚集易生变的可能。也能减轻朝廷的负担,借百姓之手为朝廷做些事。

王命璿的建议不错,朱慎锥听了很是高兴,这才是为大明也为君做事的态度,虽然这一次黄河决堤工部有责任,可朱慎锥却没真正要追究他责任的想法,一方面是这位老大人年龄大了,威望又高,假如在这件事上追责未免不合情理,也让对方晚节不保。此外朱慎锥心里也知道,他虽然是工部尚书,可最多也就是一个领导责任不是主要责任,具体办事的还是下面的人,所以刚才对他的态度只是一番敲打和表示对黄河决堤这事的强烈不满罢了。

王命璿提出以工代赈,这个法子古就有之,而且一旦做好了不仅能解决后续问题,还能节约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以工代赈关键是要人把政策执行下去,这个人非常关键,此外对于这一次黄河决堤朱慎锥也看到了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仅仅以中枢和工部来负责黄河河工还是存在问题的,抓大放小会产生诸多后遗症,工部作为中枢机构最多只能统筹,却无法顾及地方,按照常规都是工部拨款后由地方州府来进行分段河工修缮维护,如此一来假如下面的人做事不认真,或者中饱私囊搞豆腐渣工程,那么黄河这一次决堤以后依旧会产生,类似的情况未来根本杜绝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