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以退为进(第2页)
就连长史都是如此,更不用说其他属官了。比如简鹄和崔琦,他们在朱敏澄手下一个负责工事,一个负责农事,算是宋王府举足轻重的官员,但他们实际的官职仅是审理正,这个官职的品级仅正六品,至于其他人就更低了,一般都在八品到九品,勉强挤进官员的行列。
和护军、长史一样,下面的各级官员的品级不高也就罢了,职权也是有限,这也是没办的事。谁让永乐年后大明的藩王被强力打压,导致藩王的属官权利大减,身份地位尴尬呢。
可现在简鹄突然提出让朱敏澄正式开府建牙,不再以普通藩王身份,而是以外封国君也就是诸侯身份正式设置衙门,任命官员对宋国进行有效统治,一旦这件事成了,那么在场所有人自然水涨船高,以他们目前在宋王府的身份地位,那么在场所有人未来全都是宋国的重臣,到时候掌控真正的实权,在这种情况下大明那边的官职对他们而言已不重要了。
宁为鸡首不为牛尾,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何况他们这些人既然已经跟着朱敏澄来到了新大陆,自然也清楚未来想出人头地也只能跟着朱敏澄混了。朱敏澄这个宋王的实权越大,也代表着他们未来的前途越是光明,这点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看得清清楚楚。
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朱敏澄也察觉到了众人对此事的热切,看来不管是谁,这地位和权力的诱惑不是一般人能抗拒的。不过这也正常,别说这些属官了,就连朱敏澄自己也已动了心,假如真能做成这件事,那么不仅对自己好处多多,对于宋国未来的发展同样也是。
“此事甚大,必须得到朝廷的同意,尤其是陛下那边……。”朱敏澄虽然动心,可还是有些理智,他清楚的知道这件事可不是自己想做就能做的。假如没有大明那边允许和认可,自己来个先斩后奏说不定就会惹出麻烦,虽然朱敏澄觉得如果自己去奏折请求父皇同意此事大概率会成,可毕竟这不是小事,弄不好朝中会有人反对,一时间有些诧异起来。
“王爷,臣以为简大人说的有理,既然宋国孤悬海外,为我大明外藩而不是内藩,那么原本藩王制度就不合适宋国。再加上宋国目前特殊的情况,假如不尽快正式开府建牙,仅以之前制度维持,接下来许多事想做就难上加难了。”这时候崔琦起身表示赞同,同时提出了自己看法。
随着崔琦,接着其他人也逐一表态支持,建议朱敏澄尽快给朝廷去折子,请求大明那边同意此事。就连李定国也认为此事应当如此,一旦这件事做成了,那么接下来对宋国的管理就便利了许多,而他们这些人做事也不必束手束脚。
“长史如何看?”朱敏澄见到众人的态度后实际上已有了决断,可还是问了孙镐一句。
孙镐起身对朱敏澄行礼道:“臣以为此事王爷可先上折向陛下说明实际情况,提出我宋国问题和难处所在,请求朝廷协助设置官府派遣流官,但最终如何处置,决断当在陛下手中!”
朱敏澄微微一愣,瞬间就明白了孙镐的意思,笑着点头:“这倒也是,本王是大明的藩王,更是陛下的皇子,这件事的确需要由陛下来决断而非本王,长史提醒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