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扩建(第2页)
可朱慎锥却从来没有把这些财富守着的打算,而是利用这些财富招兵买马,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训练出了一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新军。再依靠蒙古的土默特部骑兵,朱慎锥南征北战,最终选最适当的时候突然起兵以靖难为由入主京师,最终成为了大明天子。
有自己的父皇例子在前,朱敏澄怎么可能不懂这些呢?为此他选择了这样做,而他这样的做法也起到了极好效果,得了赏赐的部下们忠诚度大增,同时也解决了他们阳盛阴衰男多女少的问题,有了这些女子赏赐下去,未来的宋国也会有了后人,更能稳固自身的统治。
把俘虏中的年轻女子全都赐给了部下,朱敏澄自己却一个都没留。其实李定国在安排这件事的时候特意从俘虏的女子中挑选了三个面容姣好的年轻女子给朱敏澄送了过去,但朱敏澄并没有把她们留下。
这不是朱敏澄不想留下这三个女子,说实话这三个女子的容貌的确不错,而且新大陆的土著从相貌长相来说和大明人区别不大,相比西方欧罗巴的女子更能让人接受。
此外,朱敏澄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生理上还是有需求的。但他更多考虑的是宋国的稳定和发展,现在可不是沉浸在温柔乡的时候,所以朱敏澄一咬牙就把这三个女子全送给了部下,其中一个给了李定国,另外两人给了手下的司农和当时护着自己受了重伤的亲卫,这样的举动更让李定国人对朱敏澄佩服不已,直接再刷了一波忠诚度。
对于其他俘虏,朱敏澄也做了安排。俘虏中的男子斩掉大脚趾后全部拉出去干活,开垦荒地或者伐木和采石等等。
之前对方的偷袭,使得城外的农地毁坏了近半,原本再几个月就能收获的庄稼被毁,今年的收成肯定要比预料中的少了许多。既然这件事是这些土著做的,之前被杀的人也已性命付出了代价,但活着的俘虏自然也是一样,让他们以劳动来补偿是再正常不过了。
此外这么多俘虏的安置也是问题,这些人虽死有余辜,可既然已被俘虏就是朱敏澄的人了。而且宋国初立,朱敏澄手上的人满打满算也不过两千出头点,其中一大半还是职业军人,要发展起来本就需要人手。
有了这些俘虏,不仅是扩展新京城,还是开垦荒地,都可以派上用处。朱敏澄自然要把他们好好利用起来,对这些俘虏的管理也很简单,因为双方语言不通,交流困难,这不是什么问题。语言可以慢慢来,等过些日子总会能搞明白对方的语言情况,而管理更不难,别忘了朱敏澄手里的军士大部分都是原本八旗的精锐,八旗制度虽然是建立在军事制度上的,可同时也是一种极好的原始管理制度。
这些俘虏暂时还不算朱敏澄的子民,当然不可能享受作为子民的待遇,所以用八旗制度进行参考,把他们编组后用军事化的来进行管理,这对原本八旗的这帮人来说简直再容易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