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 作品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难题(第2页)

大明开国近三百年,宗室开枝散叶,几十万甚至更多的宗室群体早就成为大明沉重的负担了。虽然当年天子登基后对宗室制度和待遇进行了调整,一方面改变高级宗室的实封为虚封和遥领,另一方面提高中下级宗室的待遇,同时还鼓励宗室自谋出路,缓解了下级宗室生存的压力,更通过宗人府加强了对各地宗室的控制和引导。

这些措施都能看出大明正准备改变之前对宗室的态度和做法,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这还远远不够,普通宗室也就罢了,那些藩王却不容易解决,毕竟不少藩王都拥有大量的土地,虽然没有自由出不了封地,可在封地上却同土皇帝一般的存在,而他们的这些情况也造成了地方的矛盾和土地兼并问题,要想短时间解决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宗室进行外封海外倒是一条不错的出路。这样一来能够避免宗室尤其是亲王、郡王这些高级宗室对国家利益损害,也给这些高级宗室寻找一条更好的出路。而且如今的大明蒸蒸日上,正是对外扩张的良好时机,相比中央集权制,分封制更利于扩张这是毫无疑问的,又加上大明现在对宗室的分封制采取的是海外分封,不影响大明本土,更不会对朝廷和皇室造成威胁,可谓一举多得。

假如这个政策能良好地推行下去,那么未来大明宗室的问题就不再存在。而且对外分封还能造成一大批以朱家宗室为纽带的藩属国,从而更加稳固大明的统治。

想到这,孙镐也不得不感慨当今圣上的智慧,居然能琢磨出这样的办法来解决宗室问题。而作为嫡子的宋王居然会首先分封海外开此先河,更能从其中看出了皇帝对这项政策的推行决心。

如果这样的话,的确如朱敏澄所说,他的宋王府长史无需通过吏部任命,完全可以自行任命。所以功名不功名的,对朱敏澄并不重要,只要他看上了对方,对方也同意的话,这件事就成了。

“殿下,我还需守孝三年呢。”说实话,孙镐有些动心了,他对朱敏澄的印象很是不错,而且两人说起来还是师兄弟,有着孙承宗的关系在,他们并不算是外人。

如果能当宋王府的长史并同朱敏澄一起去海外,这可比在国内就藩要强上百倍。

朱敏澄说的明白,到了海外这封地有多大,人口有多少,这完全要靠自己的能力。只要能力强,哪怕把整个新大陆全部占下来也是没问题的。孙镐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哪怕再稳重毕竟也心有热血,憧憬过和先父孙承宗一样建功立业的场面。可惜他并没太强的读书能力,包括几个哥哥也是,直到现在连功名都没,更不用说进入仕途为官了。

但现在却有了一个机会,一旦他点头答应就能跟随朱敏澄去海外创业,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诱惑。不过孙镐动心之余又想到了一件事,无奈摇了摇头。

“这……。”朱敏澄一愣,他差一点忘了孙承宗刚刚去世,孙镐还要守孝三年这件事。这三年中孙镐是无法出仕的,更不能离开高阳,既然如此他怎么有可能答应自己的要求来当这个长史呢。

想了想,朱敏澄无奈叹了口气,不过依旧不死心对孙镐道:“师兄,这不急一时,只要师兄愿意,等三年后师兄再来帮孤也不迟。请师兄放心,孤为师兄留着左长史之位,只要师兄肯来,这个职位就是师兄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