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问政(第2页)
堵胤锡年过四十,身材中等面容消瘦,如不是穿着官服,看起来就和一个乡间老夫子没什么两样。但他的一双眼睛却不寻常,两眼特别明亮,举手投足之间更是举止有度,带着一股从容不迫。
而堵胤锡在见到皇帝的同时也在暗暗打量朱慎锥,他曾经见过崇祯皇帝,但却是第一次见朱慎锥。相比崇祯皇帝,面前的这位永明皇帝非但更有气度,而且容貌更酷似画像中的太祖,看来所传闻的皇帝乃当年太祖嫡三子晋王之后一点都没错,要不然也不会是这样。
而且朱慎锥不仅更有帝王气象,言语态度中却没有什么皇帝的架子,见了堵胤锡很是客气,不仅赐座,还对他嘘寒问暖,询问了这一路的辛苦。仅此一点就让堵胤锡心中感动,回答了皇帝的话后,两人顺势聊了起来,从他最初在南京任职,后转任钞关,到后来当知府和学政,还有这些年陕西、甘肃两省的政务情况谈了好久。
“堵爱卿有大才!”朱慎锥由衷赞叹,早他入京之前,朱慎锥就仔细了解过对方的情况,越了解越觉得孙传庭所推荐的人的确真是不错,这位臣子文武双全,虽然比不上洪承畴、孙传庭的名气这么大,但相比他们两人却更合适台湾知府的职务。
在六部任过职务,当过钞关的一把手,还干过知府,训练过兵勇配合朝廷官兵剿灭过流寇,这些年又协助陕甘总督孙传庭治理地方,还任学政。可以说这人几乎是个全才了,在每个职务上都干的非常好,是去台湾最合适的人选。
“臣不敢令陛下如此称赞,臣只是做了应当做的事罢了。”
“呵呵,应当做的事做好就是不易了。这天下这么多官员,可又有几人真正能做到应当做的事?你这些年在地方多处任职,尽心尽力为国为民,说是能臣并不为过。”
“臣……。”堵胤锡起身正要再说什么,朱慎锥摆了摆手让他坐下,继续道:“台湾设府一事你已知晓,这一路前来京师想来你早也当明白朕让你入京为何?对此你可有想法?”
“臣并无想法,陛下在台湾设府派驻流官乃好事,对此臣表示赞同。至于派臣去台湾,臣也无异议。”
“好!”朱慎锥抚掌大笑,又问:“既然你这样想,朕心中甚慰。如此,你可想过等去了台湾如何为政否?”
“臣略有考虑,但臣毕竟对台湾不了解,眼下所知只是皮毛,臣虽有所想,但是否可成行,还需臣至台湾看过后才能依情治理。”
“无妨,你现在所想说来就是,算是朕听听你的打算。”
“是……。”堵胤锡应声答应,当即就侃侃而谈起来。
和朱慎锥判断的一样,堵胤锡早在离开陕西的时候就琢磨过如果去了台湾后怎么施政和管理台湾了。
堵胤锡在地方的经验丰富,不仅当过地方官还亲自带过兵打过仗,对于其他也颇为了解。但台湾毕竟不等同大明本土,台湾在海外,而且台湾的风俗人情和本土也大有不同,所以堵胤锡考虑了许多。
既然现在皇帝问起,堵胤锡自然也不隐瞒,当着皇帝的面堵胤锡就说起了他的想法。
其中关于移民一事,原本堵胤锡是打算见了皇帝后提出的建议,但没想到朝廷提前做了这一步,这让堵胤锡意外之余也很是欣慰,看来皇帝对台湾还是很上心的,要不然也不会出台这样的移民政策,有了这个政策,再加移民到台湾的人口,这就让他治理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