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 作品

第一千零八十章 倔强(第3页)

后世往往都把李景隆戏称为“大明战神”,对他的评价极低,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以李景隆当时的身份地位,他在大明已是封无可封,而且朱棣的靖难之役起因是为了削藩,李景隆作为大明外戚地位处境极其尴尬,他不仅是朱棣的表侄,先晋王的连襟,也是建文帝的表哥,以建文帝对藩王下手的狠辣,一旦李景隆真的灭了朱棣,那么接下来就要轮到李景隆倒霉了。

为了自保,也是为了给家族留条后路,这才有许多人所看不明白的一系列操作。其实仔细想想就能明白,如果李景隆真是一个草包的话,那么他如何能把几十万大军指挥得令行禁止如同臂指?他所做的一切无非就是为保全自己罢了,同时卖好给朱棣,还要不被建文帝所忌惮,而李景隆恰恰就做到了这点,可以说他不仅能打仗会打仗,这是个天下绝顶聪明之人。

可惜后来朱棣当了皇帝后虽把李景隆立为“靖难第一功臣”,却异常忌惮李景隆,没过几年就找了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削了他的爵位,然后又把他软禁起来,最终李景隆在软禁中郁郁而终。可就算这样,李家却保住了,李景隆的后人也延续了下去,直到嘉靖年间嘉靖皇帝想起了曹国公一脉,重封了李家爵位,但却不再是曹国公,改封为临淮侯。

现在的临淮侯李祖述的爵位就是这样来的,李祖述一爵已延续了七代,李祖述不仅是临淮侯,还是南京指挥使,在之前江南案中,李祖述果断站在了朝廷这边,同魏国公一起配合张锡钧等人查办了此案。之后论功行赏,皇帝给了李祖述一个资政大夫的职衔,也算是不错的表彰了。

临淮侯一脉不仅是大明老牌勋贵,还有当年曹国公的渊源,算得上是皇室的自己人。再加上李祖述这个人和他的祖宗李景隆同样是一个聪明人,虽是勋贵家教却严,在当地的名声也不错。

朱慎锥这些年本就有拉拢勋贵的打算,事实上也是这样做的,而且李家和朱家祖上本就有亲,让宋王娶临淮侯家的女儿是门不错的亲事。

至于李祖述的女儿相貌如何,徐静秋早就找人打听过,他的长女今年刚满十四,同宋王不仅年龄匹配而且容貌极佳,毕竟李家的基因摆在那边,无论是李文忠还是李景隆在记载中都是一副好相貌,尤其是李文忠还是《三国演义》中白马银枪赵子龙的原型,他的后人相貌自然也都不差,从那点来看都是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