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熊初墨 作品

608 挖人(上)(第3页)

才多大岁数,就想着收研究生了?开玩笑!

今年考研第一的学生不知道被他用什么手段给骗到这死冷寒天的地儿。

放古代,这叫啥?

这叫极北苦寒之地,流放犯人的地方。

陈教授鄙夷的撇了撇嘴,自己亲自登门,也算是礼贤下士到了极点吧。

而且自己手里的资源很多,根本不是罗浩这种新晋教授能比拟的。

至少陈教授心里是这么想。

江北省的车是真难打,很多一看就知道是南方人,他们拖家带口来东北过年。

足足等了1个小时,陈教授才上了车。

这时候他的手脚被冻的冰凉,直透骨髓。

看来准备的还是不够充分,陈教授自我检讨。

东北的司机不像是传说中那么热情,话很少,比较有边界感。

来到医大一院,陈教授找到消化内科。

他是消化的,要找肯定是找自家医生。

医大一院消化内科陶主任是协和毕业的,算是陈教授的师弟,两人当年就认识,前些年年会的时候加的微信。

“陶主任,打扰了。”陈教授进门搓了搓手,觉得暖和多了。

这见鬼的地儿难怪心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疾病高发,这么冷,室内外温差这么大,怎么可能不生病。

“老陈,你这是来参加冰雪节的?怎么没提前打个招呼?”陶主任有些惊讶。

“陶主任,问您一件事。”陈教授道。

“别这么客气,怎么了?”陶主任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协和的大教授忽然跑到自己这儿,一看就知道有事儿!

事儿还不能小,要不然大过年的,谁愿意折腾。

“害,不是别的,今年不是研究生考完了么,咱协和最高分的小伙子我看中了。”

“哦?是我手底下的?”陶主任怔住。

转念之间,他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不可能么。

要是自己手下的医生,还不得上赶着找自己联系老陈?怎么可能让陈教授来找自己。

再说,自己手底下那几瓣蒜什么水平自己还不知道?能考协和第一?开玩笑。

陈教授有些小尴尬,他想了想,解释道,“那学生说是考完试就直接来你们医大一院拜山门来了。”

陶主任这回真的目瞪口呆。

刹那间他就想到了一个人。

这里面的内容多了去了,他一时半会没法消化。

“我问一下。”陶主任拿起手机,犹豫了几秒钟把电话打给石主任。

内镜室是消化内科分出去的,虽然已经有年头了,但关系还近。

陶主任知道内镜的石主任和罗浩走的很近,而且罗浩还是省里体检的执镜医生,所以应该知道一些情况。

打电话一问,石主任果然知道,只是他的答案和陶主任想的有些出入,让陶主任怔了几秒钟。

“陶主任?”

“老陈,你说的那个学生现在在罗浩罗教授的医疗组,但……最近好像被罗教授发配到急诊科去了。”陶主任直挠头。

“啊?”陈教授也愣住。

还没正式成为协和的学生,罗浩竟然把那人扔去急诊?这得多不待见。

你不待见,有的是人待见。

一瞬间,陈教授感觉自己的把握又大了几分。

“那行,我去看看。”陈教授道,他一秒都等不了。

“我陪你去。”陶主任拿了一件自己的白服,又把印着医大一院logo的棉坎肩给陈教授套上。

“东北冷,比不上帝都。尤其是急诊科,阴冷阴冷的,每次我去急诊科回来都要缓很久。”

穿上棉坎肩,陈教授觉得好多了,最起码躯干部分开始有些暖和气。

“我听说罗博士在这面干的风生水起?”陈教授一边走一边询问。

“害,一年拿了三青,能不风生水起么。不过罗博士是真厉害,在拿三青之前,他就负责给省班子做胃肠镜的体检。”

“!!!”陈教授无语。

他很清楚里面的技术细节以及难度。

“又养大熊猫又做手术,我看院里面有意思单独给他成立一个科室,就是罗博士惦记着回912。你说他协和出身的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的博士,不回协和,非要去912,脑子里想什么呢。”

陶主任抱怨了几句。

他和罗浩一样,但凡涉及到院校方面,都居高临下,满满的鄙夷。

“罗博士是真挺厉害,我看他给柴老板、郎老板、周老板拍的纪录片。就这拍马屁的功夫,很难相信他还不到30岁。”陈教授隐约在阴阳罗浩。

但陶主任似乎没注意到,笑了笑,“的确,当时柴老板来医院,正好遇到一例羊水栓塞。学校的学生都去献血,我估计应该是这么知道的罗博士。”

应该是吧。

陈教授也是这么想的,要不然那个年轻的学生拜山门不去协和,径直来医大一院呢。

不合常理。

“你们手术量挺大的。”陈教授有一说一。

“有些假的,比如说胸腔闭式引流术都算手术,咱家可不算。”陶主任道。

原来是这样,医大一院挺虚荣啊,陈教授心里想到。

“不过在这面干活上下受夹板气,比地市级的三甲医院好点不多,不像是咱协和,干活容易。”陶主任道,“我当年是留不下,不像老陈你。”

“害,在家也没什么好的,收个研究生都要跑到你这儿来。”

“奇怪,罗博士怎么把那学生扔到急诊科去了呢?”陶主任有些诧异。

两人来到急诊科,看见走廊里都是人。

很多都是摔伤的南方人,自从冰雪节开幕之后据说急诊科这类患者暴涨。

而且最近骨科手术也多,毕竟滑雪的终点是骨科么。

现在好像65岁以上老人滑雪免费……有些事儿真是不能细想。

“您这没什么事儿,软组织挫伤,别担心。”一个年轻医生拿着片子袋正在和一个患者交流。

“苗医生?”陶主任试探着问道。

“啊?陶主任您找我。”苗有方径直看过去,陶主任的胸牌赫然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