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这孙子,真坑(第2页)

  最主要的罪名就是欺君坏法,擅权专政,结党营私。

  当然,还有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罪名,也安在了胡惟庸的身上。

  所有人都想借这个机会,向老朱表一下忠心。

  老朱对此并没有说什么,因为这正是他想看到的。

  短短几天时间,弹劾胡惟庸的折子,就已经在老朱面前堆成了小山。

  “标儿,看到没有,胡惟庸是有多么的不得人心。”

  “当然,这其中不乏投机者。”

  老朱对着身边的朱标说道。

  “全靠父皇运筹帷幄。”朱标道。

  老朱哈哈一笑,不置可否。

  之后便是审讯胡惟庸,由太子朱标负责。

  不过胡惟庸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也懒得开口。

  无奈,老朱亲自下场审讯。

  老朱问胡惟庸,依律,要怎么处置他?

  对此,胡惟庸表示:“做陛下的,用得着讲依律吗?”

  “陛下的话就是法,就是律。”

  “陛下让臣怎么死,臣就怎么死。”

  闻言,老朱拍着胡惟庸的肩膀夸赞道:

  “惟庸啊,你呀,比杨宪可要强多了。”

  想洪武三年处理杨宪的时候,还没给对方用刑呢,就已经开始眼泪鼻涕一大把了。

  和此时的胡惟庸一比,那差的太远了。

  胡惟庸完了,这位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宰相,就此落幕。

  不过胡惟庸案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

  胡惟庸被夷三族,同党御史大夫陈宁,还有那个给老朱告密的御史中丞涂节,也没有躲过这一劫。

  全都被处死了。

  ……

  这段日子,杨轩除了去东宫见朱标,其余时间就待在魏国公府。

  没有再出门。

  如此,他还是能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血腥味。

  这天,朱标将杨轩叫到东宫。

  “臣杨轩参见太子殿下!”

  “杨轩,现在胡惟庸案已经有着扩大的趋势,就连宋师也被押回了京城。”朱标一见杨轩,便连忙说道。

  “宋师?”

  “殿下,宋师怎么会牵连到此案之中?”杨轩面色一变,忍不住问道。

  “是宋师的孙子,宋慎,经查与胡惟庸有勾连。”朱标解释。

  这孙子,真是坑啊……杨轩心里忍不住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