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月 作品
第293章 计划经济没计划
“所以,针对这个情况,我们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其中肉是最主要的,然后就是布匹,瓷器,玻璃器,各种铁器,牲畜。
按照每年的生产量以及需求量,相结合,取一个适当值,最后制作出一种票据,这种票据呢,会按照所有居民的地位,收入情况,然后分级售卖。
至少保证每家每户,都能够拿到票据,他们可以通过这种票,去商店中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比如,我们发行了一种五斤的猪肉票,通过和猪肉相同的价格,将拿一张纸做的票,买给民众,那么他们就能直接用这张票,去换取五斤猪肉,不需要再额外的付粮食了。
他们随时都可以去,只要商店里有肉,就可以直接兑换,一开始也是需要去抢的,但是当别人的票用玩了之后,你想去买肉,你没有肉票的情况下,你是买不到的,那商店的肉就能够剩下了,给其他想买肉的人买。
这么一来,所以人,都能够买到肉了,而且他们每个人能够买到的肉的数量,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平均分开了。”
玉龙注意到有些人好像有疑惑,但是他没有管,而是继续说:“根据我们的调查,把所有人按照年收入划分成了不同的等级,当然这个等级不是身份地位,而是富裕程度,高收入阶层,中收入阶层,低收入阶层,还有一种就是无地产佃户。
不同收入阶层的人,每年能够吃肉的次数,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想要换肉,也得看自己家里的粮食够不够换肉吃,高收入阶层则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所以呢,票据制作出来之后,按照阶层进行分配,每个人都是定额的,愿意全部换取的,那就全部换成肉票,觉得自己没有那个能力的,就换一部分,甚至不换都行,最后没有被换完的票,在同一阶层进行再次的售卖,想买更多的,可以超额买。
要是在最低的一阶层还没卖完,那就向上一阶层去卖,一直到所有的票都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