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刘备皇后,也献给姜耀(第2页)
但见可不是吗?
这公文里面说得清清楚楚,姜耀正式公告天下,多亏了吴主孙权的妹子孙尚香苦苦求情,姜耀愿意网开一面……
“看来孙权把孙尚香献给姜耀,起到了大作用啊!”刘备羡慕嫉妒恨,道:“孙尚香的枕头风这么一吹,就真的不需要向姜耀进献任何土地了?“
“天策军既然都公告天下了,当然不可能有假。主公……”
顿了顿,诸葛亮的面色前所未有的严肃起来,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备:“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咱们,必须要看清楚大势啊!”
“大势?那孔明你以为,如今这天下大势为何?”
诸葛亮道:“很显然,如今的天下大势,就是天策军姜耀的风头一时无两。哪方势力,和姜耀交好,就会逐渐兴旺起来。哪方势力,和姜耀交恶,就会逐渐衰落。比如曹操吧,之前和姜耀交好,不但击败了宿敌袁绍,还拥有了六州之地。如今,一旦交恶呢?就失去了一州一郡之地。主公,前车之鉴,不可不察啊!”
“所以……”
刘备沉默了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军师的意思,吾明白了。所以,咱们也向姜耀献美求和吗?”
“主公英明。虽然甘夫人、糜夫人,落入了姜耀的手中。但是,话说回来,她们又不是主公的正妻,仅仅是小妾而已。小妾嘛……即便送人,都不算什么大事。对主公的令名来说,无伤大雅。”
小妾送人,和被人抢走,能是一回事吗?
但形势比人强,刘备也只能说服自己,认同这个道理了。
“军师说得甚至是。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何况是两个小妾?吾倒不是因为甘、糜夫人之事,抹不开面子,向姜耀献美。不过么……”刘备为难道:“仓促间,吾等从哪里,寻来一个绝色佳人来,献给姜耀呢?”
诸葛亮道:“主公难道忘了吗?吴懿的妹妹吴氏,不但国色天香,而且大相士刘良看到吴氏的相貌后,认定她日后定当大贵。刘焉听闻此事后,赶紧让儿子刘瑁娶了她。”
刘备微微点头,道:“可惜,刘瑁福薄,娶了如此大贵之人后难以承受,第二年就故去了。吾攻占益州后,吴懿为了向吾示好,有意将吴氏改嫁给吾。吾本来正在考虑这桩婚事,忽然东吴鲁肃前来,要与吾结盟,共抗曹操和姜耀,并且要将孙仲谋的之妹孙尚香,许配给吾。既然如此,吾与吴氏之事,也只能暂时搁置在一旁。”
诸葛亮道:“所以啊,那吴氏既有倾国之色,又是相士刘良所言的定当大贵之人。将她,以及另外三名益州精挑细选的美人,一同献给姜耀,姜耀应该会满意吧?”
刘备迟疑道:“但是,那吴氏曾经嫁给过刘瑁,已非清白之身。军师确定,姜耀能满意?”
“这有什么?不是世间早有传言,姜耀最喜欢的,不是纯洁无瑕的少女,而是经了人事的妇人吗?再说了,微臣已经向吴家仔细打听过了,那吴氏虽然嫁给了刘瑁一年多。但是,刘瑁有病在身。吴氏和他,只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直到现在,那吴氏都依旧是清白女儿身。要不然,那吴家当初也不敢将一个不清白的女子,嫁给主公为正妻不是?”
刘备疑惑,道:“那吾之前,怎么不知此事?”
诸葛亮道:“之前主公和那吴氏只是初步谈婚论嫁。此事吴家,还没来得及告诉主公。”
“这样啊……也好!既然有了合适的绝色佳人,还请军师护送吴氏等四名美人,往襄阳一行,去和姜耀谈判。别的条件,都可以答应。但是,土地么……请军师尽量让吾等不失寸土。”
刘备当然不可能知道,如果没有姜耀出现的话,这吴氏不但会成为他的正妻,还会成为他正式册封的皇后。
不过,尽管如此,话刚出口,刘备心中一阵恸动,仿佛失去了什么对他非常重要的东西。
但是,此时再反悔,已经来不及了。
诸葛亮深深一躬,道:“亮必竭尽所能,不辱使命。”
刘良擅长相面,对两个女子说过大贵的评语。第一个是甄宓,“此女乃贵不可言”,于是乎甄宓嫁给了袁熙。第二个是吴氏“日后当大贵”,于是乎,吴氏嫁给了刘焉的儿子刘瑁。
从当时的眼光来说,这两个女子都凭着相士刘良的论断,获得了良好的婚姻。
十日后,诸葛亮将吴氏以及另外三名蜀地美人,送到了襄阳城。
当天夜里,姜耀仔细研究了吴氏和甄宓的异同。
她们的相同之处,就是都清丽脱俗,有一种高高在上,不同凡俗的气质。不同之处,是甄宓清丽若仙子,翩然若神女,圣洁宁静典雅。而吴氏呢?却更偏向于神女的高贵、雍容,凛然不可侵。或者说,如同周敦颐的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不过,作为男人来讲,谁不想将圣洁宁静的仙子拉入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