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武关奇谋,魏延初鸣(第2页)
再加上那六千精骑的损失,今天一战的损失就超过一万一千!
士气,更是低落到了极点。
……
……
当夜晚间,关中联军中军帐。
“李老大,今天你的法子不灵啊!”
“总共三千多弟兄,今天就折了八百!李老大,你可得给我做主啊!”
“不能再这么打了!咱们骑兵太少,野战根本就是干挨打不还手。”
“要不要退一退,拉长镇东军的补给线?”
“其实,镇东军毕竟是西凉一脉。咱们和姜耀不是一定要分个你死我活的。额觉得吧,咱们有必要派人和姜耀谈一谈?”
……
关中联军诸军阀议论纷纷,现场一片愁云惨淡。
“都别吵吵了!”李傕终于厉喝发声,道:“都特么说的什么屁话!和姜耀和谈?虽然都是西凉军一脉,但咱们和姜耀再有香火情,能比得过把姜耀一手提拔起来的张济?结果,张济刚死,姜耀就夺了他的妻子,抢了他的镇东军,连他唯一一个有出息的侄儿张绣都害死了。咱们若是投降,比张济的下场好不到哪去!”
郭汜这时候也站到了李傕的一边,沉声道:“李老大的话,我赞成。就算是姜耀顾念那么点子香火情……这些年兄弟们都野惯了,现在真的能习惯给姜耀当狗?”
“但是,后退也不是什么好主意。”段煨往四下里看了一圈,正色道:“整个关中,根本就无险可守。光凭城池的话,大家忘记,曹操使者教给咱们的恐怖抛石车了吗?守城,早晚是一个死。咱们硬堵在潼关前,才有一线生机。”
李傕微微咬牙,道:“守吧!把抛石车架起来,大家就死守在这里。我就不信了,姜耀那两三万人,能攻破咱们的大营?!另外,我早就派了三千人在夏阳津立营。今晚,再加派两千人过去。五千人守夏阳津,嘿嘿,姜耀连偷渡黄河的机会都没有,他凭什么取咱们的关中?”
关外和关中之地的通路,除了“潼关、散关、武关、萧关”之外,其实还有一条水路。
黄河在蒲城附近水流稍缓,可以通过船只通行,联通着河东和关内。
河东渡口叫蒲阪津,河西渡口叫夏阳津。秦昭襄王破魏国,汉军大将韩信平定魏王豹,走的都是这条路。顺便说一句,历史记载中,曹操平定关中诸侯,攻潼关不克,最终也是绕路蒲阪津——当然,那时候李傕早就在关中诸军阀的围攻下战死了,现在李傕却还是生龙活虎。
李傕军事才能是没得说的,抢先一步,封死了关中之地这个唯一的弱点!
李堪还是有些犹豫,嘬了嘬牙花子,道:“咱们现在还有近六万人,每日人吃马嚼的依旧不少,李老大你……”
李傕毫不犹豫地道:“包在我的身上!只要大家牢牢守在这里,所需的一切粮草物资,我李傕就全包了。我倒要看看,姜耀不过两郡半之地,后面还有曹操虎视眈眈,他的大军能在潼关坚持多久。”
还有句话,他没说出来:姜耀一旦受不了后勤的消耗开始后退,关中联军夺潼关的机会就来了。别看关中联军一战受挫,但这天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
……
三日后,潼关内。
“魏延,你到底有什么事,非得单独和向我禀报?连你的顶头上司姜修,都不能知道。就是杨彦,都得回避。嗯?”姜耀有些不悦地问道。
老实说,魏延这个要求,着实有些犯忌讳了。
他虽然蒙姜耀特殊提拔,刚入镇东军为一营校尉,麾下有一千人。
但是,现在镇东军大大小小的校尉,有近四十个。校尉之上还有指挥使,指挥使之上才是姜耀。
魏延不但越级奏事,而且连镇东军主簿杨彦(杨修)都不准旁听。如此作为,不但非常太得罪人,而且简直视镇东军的上下阶级如无物。
魏延微微躬身,道:“末将听说,主公命徐指挥使率左雄武卫偷渡蒲阪津,没有成功?”
“是啊。关中联军的大营,修建的有模有样,强行攻打,伤亡太大。所以,我命徐晃偷渡蒲阪津。没想到,那李傕早有准备,在蒲阪津对面的夏阳津立营。这种天险所在,李傕若是铁了心防守,是万难攻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