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非祸亦祸(第2页)
“再之后呢?”
“再之后我就走了呗。”侯世禄没好气地说道,“他们故人相逢,你侬我侬,我还能在旁边坐着看啊?”
“啧,”侯世禄尴尬地笑了笑。“我的意思是,您没在隔壁放耳朵?”
“陆千户是东司房的缇骑,干这个的行家。我使隔墙有耳那一套,不是班门弄斧,自寻死路吗?为了不让他起疑,我甚至把整层楼都清空了。”侯世禄突然转过头,盯着侯拱极,“对了,你那边儿善后的事情呢?”
“您放心好了,在离开营房之前,我们把现场的一切都恢复了,就连衣服上的褶皱都尽可能摆弄到了原来的样子。她绝不会发现。或者反过来说,如果这样她都发现了,那才是真不简单。”侯拱极带过去的斥候甚至能在一阵细雨之后找到猎物的踪迹。
“唉。”侯世禄拧着眉头,沉沉地晃了晃脑袋。他的心情很不好,就算搞了这么一遭,结果还是什么都没探出来。
“父亲,咱们之后要怎么做?”侯拱极问道。
“还能怎么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先看看他们明天是不是真的要走。”侯世禄说道,“如果他们真的都走了,至少说明这会儿,他们应该还不是冲我们来的。”
“不是我们肯定就是别人了,”侯拱极猜测道:“会不会是为了广宁的案子?”“不会,至少不会只是为了广宁的案子。”侯世禄缓缓摇头,一边思考一边说,“如果锦衣卫接到的钦差只是问广宁的案子,那么陆千户他们最多走到辽阳,见过熊经略和袁巡抚就该返程了,不该再北上沈阳,然后又绕到威宁来,这纯属脱了裤子放屁。”
“而且我还主动提了广宁一嘴。可陆千户非但不接茬继续发挥,反而是主动斩断了话题。这意味着他们至少不是为了搜寻有关广宁一案的证词而遍历辽东。他们一定有别的什么打算!”
“爹!”侯拱极突然灵机一动,“照这个意思往下想,我觉得锦衣卫有可能为了查后面的人!如果他们真的都走了的话。”
“后面的人?”侯世禄眼神微眯。“过了我威宁,就只有高监军还能劳得动锦衣卫专门跑一趟了。可他去年才到任,锦衣卫查他作甚?”
从威宁营往南一直到镇江的这条路上,连个副将都没有,最多只有一些游击、参将这种中层将领。这些人要是有不法状,熊廷弼可以直接请王命旗牌将他们拿下,根本用不着锦衣卫出马。
“我说的不是高监军,”侯拱极凑到父亲身边,压低声音说道。“您忘记那件事情了吗?”
“哪件事情?”侯世禄眨了眨眼睛,没想起来,索性直接上手怒拍侯拱极的脑袋,“有话直接说!别给你老子打哑谜。”
侯拱极缩了缩脖子,以微妙但笃定的语气说道。“就是熊经略初来辽东那会儿,让胡参将弃守宽甸六堡的事情啊!”
“嘶!”侯世禄猛然一惊,倒吸了一口凉气,“你的意思是他们这是冲熊经略来的!”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新败之后,辽东遍地漏风,新募的辽兵也是招一万跑六千。面对这样的情况,熊廷弼不得已于万历四十七年七月上《辽地大势已去疏》,称“宽甸、叆阳、清河、抚顺诸堡,孤悬贼巢,兵分力弱.虏若合众来攻,一处不支,则诸堡皆溃.乞敕廷臣速议,弃此数堡,敛兵辽沈,固守根本”。
之后,八月,熊廷弼又上《敬陈战守大略疏》,称“宽甸六堡,地险粮匮,驻军不过数千.今虏势方张,若分兵把口,必为所乘.莫若焚庐舍、徙军民,退守叆阳、凤凰城,联辽沈为犄角。如此则兵力集,而虏不得逞。”
两疏抵京。上谕:辽事危急,廷弼身任经略,战守机宜听其便宜行事。
于是,熊廷弼下令弃守宽甸六堡,而执行这一政策,对当地实行坚壁清野的人就是目前驻在凤凰城的宽甸参将胡国臣。
宽甸六堡被放弃之后,朝堂上很快就爆发出了针对此项的攻讦与弹劾。当年九月,兵科给事中赵兴邦上本首劾熊廷弼,称“廷弼轻弃祖宗疆土,罪不容诛!宽甸成守百五十年,一朝委之虏,何以立国?”